整整一個晚上,張褲襠都在顛來倒去地背那幾句歌謠,把老先生交待的幾件事牢牢記住。

到了第二天,嚯!簡直比過年還熱鬧。

陸道禮這禿毛鐵公雞竟然擺了幾十桌酒席,殺豬燉雞,請了全村男女老少來給張褲襠送行,連過年成親用的傢伙什兒都拿了出來,甚至還有敲鑼打鼓吹嗩吶的樂隊,不知道的還以為有多大喜事呢!

張褲襠看著滿桌過年都吃不上的佳餚,心想這難道就是我的斷頭上路飯,“不管了,吃他孃的!”

這一頓吃的張褲襠直打飽嗝,席間陸道禮還敬了他好幾碗酒,說了些什麼風蕭蕭兮易水寒,把他比作荊軻之類的肉麻話,張褲襠也聽不懂,反正這頓飯吃的挺過癮。

酒足飯飽之後就要出發去往落凰崗,鄉親們的酒席也不能白吃,自然要去捧場給陸道禮壯壯聲勢,浩浩蕩蕩地排成了一條隊伍。

這民間鄉鬥,最重要的就是排場!

張褲襠坐在山轎子上,還特意剪了頭髮,用香茅水洗了身子,換上一套乾淨衣服,最前邊是鳴鑼開道,還有一路放鞭炮的,後面是一眼看不到頭的浩蕩隊伍。

也不知陸道禮從哪找來的儀仗,什麼金瓜、尾槍、烏扇、黃傘,甚至還有兩塊寫著”迴避“”嚴肅“的大牌子。

張褲襠這輩子也沒這麼威風過,感覺自已這不是要去閻羅殿,而是菩薩出巡來了。

一行人到了落凰崗腳下,正好遇到了劉家老爺一行人,對方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雙方半斤八兩,出場頂多算是打個平手!

主持比試的是一個德高望重的族老,給兩人的脖子上各系了一條紅線,這紅線是從大聖廟的神龕上取來的,據說有驅邪的作用。

雙方重申了一下規則,簽了生死狀以後,就等著未時一過申時出發。

龍傲天那邊神態自若,腰間別一支匣子炮和一把腰刀,神氣活現。反觀張褲襠這邊,嘴裡一個勁嘀咕什麼,村裡人想這孩子不會是嚇傻了吧?

陸大老爺和劉大老爺各自盯著手裡的懷錶,眼看著指標轉到了下午三點整,銅鑼一響,鞭炮聲噼裡啪啦,未時已到,比試這就開始了。

只見那龍傲天動作飛快,還沒等鞭炮聲停下,他就沿著小道鑽進了林子。

張褲襠則是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帶著一個小包袱,一盞煤油燈還有他的破槍跟著進了山。

那包袱裡裝著的是老先生讓他準備的東西,而燒火棍只是單純為了給自已找一點安全感罷了。

兩人進山之後,熱鬧的場景頓時就冷了下來,陸道禮和劉老爺就像兩隻鬥雞,大眼瞪小眼,而村裡人更多的是一種惋惜,“唉,挺好的小夥子就這樣沒了。”

陸劉兩家各派了幾個人在山下留守,其餘人等就各回各家了。

張褲襠進山以後,才發現山裡比從外面看要密得多,分明離太陽落山還有一兩個時辰,可一進山就好像天黑了,只有點著煤油燈才勉強看得清路。

山裡陰冷潮溼,因為久無人煙,地上積了一層厚厚的落葉,踩在上面發出咯吱咯吱的瘮人響聲,還有一股莫名的腐敗臭味。

“東西墳,南北走,鬼哭鬼笑莫回頭……”

“梳妝鏡,繡花鞋,回頭一望赤衣兇……”

“鬼紅螢,繞著走,八字不硬莫靠前……”

張褲襠揹著老先生教他的歌謠,按照老先生的說法,我們漢人自古就有面南之術,墳墓基本講究的都是“坐北朝南,背有靠山”,也就是死者的頭在北邊,腳在南邊。

而兇墳往往就是東西走向,陰氣就越來越重。

張褲襠從包袱裡拿出一個指北針,老先生告訴他一定要沿著南北方向走,千萬別走錯了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