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妹妹說裝蒜,青苗猛的被打擊了一下,她看起來是在裝蒜嗎?她明明沒有做什麼誇張的動作呀,她感覺她的妹妹不可愛了。

“呃······”青苗端著碗,半天才對她妹妹說:“不是傳染,只是習慣了。”然後她一動筷子就又被妹妹說了“姐姐,你們大學生都是這樣吃飯的嗎,就像電視裡的有錢人。”

青苗的動作又僵住了,參加了禮儀培訓班的她舉止早就和以前不一樣了,被看出來也沒辦法。

青苗沒辦法裝得和她妹妹一樣,已經形成習慣的舉止不是說變就變得了得,就算是她想變回原來的樣子也做不到了。

“吃飯哪裡來那麼多話?”青苗氣短的對她妹妹說:“好好吃飯,別說話了。”

青苗的父母坐在旁邊看她們吃,相比之下,青苗的妹妹完全是他們生的,青苗卻變得讓他們不太認識了。

青苗吃了飯之後,放好東西,和父母隨便聊了聊路上的事情,洗漱之後就去睡了。坐了一天的車,她需要好好休息。

家是青苗熟悉的地方,她不需要適應家裡的生活,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她總是被妹妹提出質疑,就因為她的行為舉止變了很多。

每次被妹妹說青苗就會僵住不動,她母親問她怎麼變成這樣了,她老實說她去參加了一個禮儀培訓班。當然因為她現在和他們一起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她不能激情滿滿的向他們介紹她的老師是如何優雅,如何有身份。

是不是應該放棄她訓練出來的禮儀變回原來的樣子呢?青苗這兩天一直在想,她不希望顯得和家人不一樣,不想被妹妹挑刺,但是今天她的母親對她說:“你這樣子挺好的,出去不會被外面的人看不起。”

青苗沒想到她的母親會這樣說,默默的看著她,她很有感觸的對青苗說:“外面的人看不起我們山裡的人,他們覺得我們像野蠻人,你現在這樣子很好,你比他們好多人都文明,這樣很好。”

一個農村婦女的思想還是很先進的,或者說父母為孩子考慮的心是偉大的,青苗的母親連說了兩次“這樣很好。”這是對青苗的肯定和鼓勵,她不需要變回原來的樣子,她這樣就很好。

很喜歡自已的家人,因為愛,因為包容,因為支援。

母親能理解她之後,她的父親和妹妹也不會再說她了,青苗沒有了舉止上的困惑,日子過得輕鬆多了。

輕鬆的日子不是成年人應該沉溺的,青苗家有兩個學生,父母的經濟壓力很大,即使在這冬日農閒季節他們也在忙著做工掙錢。

青苗覺得自已出去做工不理想,便決定上山去挖草藥。

決定要做就馬上去做,青苗頭一天晚上作出決定,第二天吃了早飯就揹著揹簍,帶上水和乾糧,拿著鋤頭出發了。

因為前兩年有一陣子村裡人很愛上山挖草藥,所以青苗要走遠一些才會有收穫,她在太陽出來之前一直在爬山。

除了呼吸比較急促之外,青苗的體力能支援她持續攀爬,離村子近的地方山路不是那麼難走,她幾乎沒有停下來休息。

太陽出來的時候,她已經走的很遠了,滿目都是樹木還有荒草,她已經看不見村子了,能看見的只是山。

陽光把荒草照得特別黃,微微的風吹動成片荒草特別有感覺,像是風景畫。她走著也會沉迷在自然的美景中,路過落了紅葉的樹木,也會從地上撿起幾片紅葉。

踩著黃葉,手中的紅葉帶著幾分詩意,青苗沒有把紅葉放進她的衣兜裡,樹葉在山間完全不稀奇。她不會忘記她是來挖草藥的,欣賞美景只是附帶的。

丟下葉子,青苗低頭,她的眼睛注意著地面,很多時候要彎腰,甚至蹲在地上,因為冬天草藥的葉子並不明顯。

找到了,用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