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紫霄宮中二聖爭吵了許久之後,這時,太清聖人老子開口對鴻鈞道祖說道:“老師容稟,封神乃是大事,不可倉促而定,既然元始和通天意見不合,我等當三商,方才定下人選。”

鴻鈞道祖聞言點頭同意,而元始、通天聞言,也都點頭。

玄都自然也無意見。

於是,諸聖紛紛告辭離去,玄都自回了清淨天,默然安坐,似神遊天外。

而另一邊,卻說三清也是各回道場。

三清中太清聖人老子如今門下只有文始道人一個弟子。

無論是元始,還是通天,自然都不會打其主意。

因此兩人便只能在對方身上想法子了。

畢竟封神一事,關係到大教氣運,元始和通天門下都有諸多弟子,而尤其通天,更是號稱萬仙來朝,門下弟子數不勝數。

這要是弟子上榜了,那必然大損氣運,因此,這兩位聖人卻都想著讓對方的弟子上榜,而盡力避免自已遭殃。

元始天尊的想法很簡單,他的門下雖然弟子不少,可那封神榜,卻有足足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尊位,就算把他門下的弟子都堆上去了,那也不夠啊。

至於通天教主,那想法就更簡單了,通天教主是咬死了這次量劫是因十二金仙而起,那就應該讓十二金仙上榜,哪有讓自已門下弟子去上榜,替人頂災的道理?

這兩大聖人都生執念,不過畢竟為聖人,智慧通明,回到道場之後,各自入定深思,卻也漸漸察覺到事情不對。

而沒多久之後,崑崙山玉虛宮中,元始天尊便起了身,也不顯異象,徑直向首陽山而去,卻要求教太清聖人。

另一邊,東海金鰲島,碧遊宮中,通天教主卻臉色猶豫不定。

“元始此時,必然已至八景宮,而且大兄一向偏袒與他,恐怕這次也不會助我,唯一能助我的,只有巫教教主了。只是……”

通天教主連連嘆息搖頭:“只是他畢竟是盤古肉身,而我卻為盤古元神,和太清、玉清乃是同氣連枝,我怎可與他一道?”

“可是若非如此,我截教弟子……”

這念頭一起,縱使聖人,卻也不覺心煩意亂,起身在碧遊宮中徘徊走動。

過了會,通天教主推開大門,走出宮殿,心神一動,神識便籠罩整個金鰲島,一個個弟子,或是閉關修行,或是相互論道,又或是演練陣法等等。

整一個大教,卻是好不興旺。

通天教主有大志向,他立的這截教,便是要效仿鴻鈞道祖傳道天地的壯舉,發誓要讓眾生,無論資質,無論智愚,都能因材施教,都能得求大道。

而現在,他的大教,也是在一步一步實現這一點,正是蒸蒸日上之景,他又豈能讓這些毀於一旦?

“我與大兄、二兄分家,就是因為教義、理念不合,所謂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看來這清淨天,我是要走上這一遭了。”

通天教主終於是做了決定,身形一閃,卻也從金鰲島上消失,前往三十三天外的清淨天,去拜訪巫教教主玄都。

通天教主一來,正在清淨天中默坐的玄都,也自然心生感應。

當即玄都親自出迎,將通天教主迎入道場,道:“師兄大駕光臨,真是蓬蓽生輝啊。”

通天教主看了眼玄都,卻道:“師弟之修為,卻是與日俱深,如今恐怕我已遠不如矣。”

進了混元宮,分主客坐下,玄都搖頭道:“此是大勢所趨,師兄又何必多說?”

“何況昔日師兄與我也有大恩,玄都亦不敢忘。”

“而如今,盤古肉身和元神這正宗之爭,玄都也是不得不為,非是其他。”

通天教主聞言,便默然不語。

玄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