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們要敬天敬地 (第1/4頁)
大秦:無敵被驅逐開始 五五單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周驥內心深處,潛藏著一種難以言表的盤算,或許連他自已都不曾意識到。在洪武年間,由於宗室勢力衰弱,朱元璋喜好選用駙馬擔當重任。周驥深感自已明珠暗投,意圖藉此途徑一步登天。他曾早早對壽春公主有意,這位深受皇上與皇后寵愛的公主。未曾想,南下歸來竟聞此驚人訊息,令他心中不忿。
周驥憤然抬步走向竇澈與朱棣,恰好此時朱棣正談起梅殷昨日呈上的奏摺,憂慮道:“倘若邊境民生再如此艱難,恐怕會出現令人不忍目睹之事。”
竇澈聽罷,心中升起一股異樣,拍拍朱棣的肩膀安慰道:“安心吧,關鍵在於實施仁政,邊疆問題的核心在於如何穩住北方遊牧民族,只要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安撫他們,邊民困境自然化解。”
朱棣點頭贊同,正欲再補充幾句,忽聞一陣鴨嗓般的聲音插嘴進來:“大丈夫應當領兵征戰北境,何須談論什麼仁政?不過是腐儒空談罷了!”
兩人同時扭頭,滿臉不悅地看著來人。無論何時,被人打斷談話總令人不悅,何況來者竟是先前他們所鄙視的周驥。朱棣一見那張油光滿面的臉龐,立刻擠出一個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陰陽怪氣地說:“哎呀,原來是周驥啊,難不成隨周伯父平定南方土司,竟也多了幾分豪情壯志?”
然而,周驥似乎未領會朱棣的諷刺之意,坦然接受並大聲宣稱:“四哥說得對,我輩男兒當馳騁沙場,將元人徹底逐出中原,怎能沉溺於溫柔鄉中?至於邊境安定,那是朝廷那些只會之乎者也的文人士大夫的看法!”
竇澈並未對周驥的陰陽怪氣作出回應,反而在意起周驥對朱棣的稱呼。他剛才好像聽到了什麼——“四弟”?這稱呼他只聽過太子用過,乍一聽還以為站在面前的是哪位王爺。如今的年輕人真是大膽!
朱棣對此見怪不怪,朱元璋與周德興乃同鄉故交,從小一起長大,二人互稱大哥、二弟。朱元璋成為皇帝后,周德興雖恪守君臣之禮,但朱元璋為了顯示親近,仍常以兄弟相待,如同對待湯和、徐達等人。然而,兩家子弟中並無一人如周驥這般狂妄,真以為藩王能與他們以兄弟相稱。當然,周驥之所以如此囂張,多半因為周德興正受朱元璋重用。儘管周驥有些行為越矩,朱元璋往往一笑置之,至於是否記在心裡,則不得而知。
若竇澈知曉周驥日後會在宮中酒醉調戲宮女,最終導致自已及全家的悲劇,恐怕對他的言行就不會感到奇怪了。不過此刻,周驥卻毫不自知,當他看見竇澈愣住的表情,誤以為竇澈被他的言論震懾,更是得意非凡,揮手間慷慨陳詞:“一旦徹底擊敗北元殘部,屆時九邊防禦完全可撤銷,草原歸順,邊民困苦自然迎刃而解,豈不是美事一樁?”
竇澈疑惑地問:“那麼,大軍凱旋後,草原部落倘若再度反叛,該如何應對?”周驥眉毛一揚,殺氣騰騰:“我大軍所向披靡,四夷皆降,若有不從,盡數誅殺!我看誰還敢侵犯我大明百姓安寧!”
竇澈心中暗歎,這確實是個傻子。朱棣見狀,貼近竇澈耳畔低語:“周伯父晚年得子,加之政務繁忙,對周驥疏於管教。”竇澈瞭然地點點頭,不願與這等愚人計較。
恰在此時,三聲鐘鳴響起,朱元璋攜朱標一同步入奉天殿,元日宴正式拉開序幕。宴會上座次有序,竇澈身為無官無職的勳貴子弟,只能坐在大殿最後的位置,稍遠些便是凜冽的寒風。巧合的是,竇澈與周驥僅隔一個座位。
宴席尚未開始,周驥已有些醉醺醺,竇澈正要喝水,便聽見周驥在一旁嚷嚷:“喂,姓竇的,我聽我家管家說,你搶了我們府上的兩個小僕人?”
竇澈側目,看著周驥,無奈地翻了個白眼,懶得理會。然而周驥依舊喋喋不休:“我告訴你,趕快把那兩個丫鬟送回我們府上!別以為攀附了燕王,就在金陵城裡無法無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