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是千佛庵,那在山西應該是道送分題吧?”高聞率先開了口。“臨汾小西天這兩年已經是盛名在外了吧。”

“小西天,你是說那個懸塑小西天吧?”曉月也聽說過。

“是啊,也挺符合這裡的“天宮佛國”,還有“滿堂塑”的,確實是很值得一去啊!”高聞一看就是熟門熟路,想必是之前有考察過的。

“所以沒有別的答案了是吧?”曉月再仔細地讀了兩遍,確認沒有什麼更貼切的答案了,“那我們就出發吧。”

“還是有點距離的,要開四小時呢。”陸晨說道。

“趁這時間可以多看看小西天的資料吧,那塑像可是有一整堂上千尊呢。”高聞邊擺擺手示意大家往外去邊說道。

和王奶奶道了別,幾人上了車往臨汾開去。到臨汾的時候已經日薄西山了,眾人找了個接近小西天的旅館住下,周遭看著還是較為原始的環境,路和河流和樹木植被都好像是天然未經過修繕的樣子。

次日一早,大家出發往小西天去,買了票後四人就往山上的路走,周遭沒有什麼指路牌,幾人只能摸索著往前走。走到一處看見一條窄窄的上山道路,寬度只容一人通行,路邊過著許多紅色的祈福絲帶,想必上西天的路就是從這裡開始的了。

“哇,真有點西天取經的感覺了。”高聞仰頭往上看,一時都看不到路的盡頭,只見它只是無限地向上延伸著。

要說四人也都是年紀輕輕,不知道是缺乏運動還是沒有做好準備,不過走了半途就各個氣喘吁吁,在路中間某處空曠的地方小憩一會兒,看著後面看起來年過五十的老太太面容平靜地超過了他們,四人一時都無語凝噎。

“接...接著走吧”曉月還沒完全倒過氣來,但也不願意顯得自己特別弱的樣子。於是四人插著腰繼續往上一步步走著,走了一會兒,看到“道入西天”幾個大字,“是不是...快到了...”曉月喃喃自語也像是在給自己打氣。道入西天旁邊有一塊黑色的碑文,上面寫著小西天原名千佛庵,後來因為道入西天的山門題字改名為小西天,和謎題詩是印證上的。

從道入西天的題字後又走了大約五分鐘的上坡路,四人才終於到了山頂,看到了一些其他的遊人。曉月還不等著進入寺廟參觀,已經一屁股在寺廟側面的一把遊客椅子上坐下來了。“怎麼道入西天上來又走這麼久”曉月喘著粗氣說道。逸琪也一屁股坐在她身側,和站著的高聞和陸晨面面相覷地互相喘著粗氣。

過了約莫五分鐘,大家才調整過來,準備往裡走。小西天雖有幾個殿,但其他幾個殿幾乎沒有什麼可看,幾人走馬觀花不過五分鐘就走完了,來到了久負盛名的“大雄寶殿“前。

從外面看,殿不甚大,只有當四人一腳邁進殿內,才剎時被殿內密佈滿殿的懸塑而驚呆了。從底部到屋簷,每一處都是密密麻麻的塑像,富麗堂皇,華麗異常,千餘尊塑像大大小小就擠在小小一方殿中,卻覺得仙宮佛國也都容納下了。空間被幾根柱子劃分成了五方空間,每根柱子上都塑有極為精緻的景緻、塑像、花鳥山水。屋簷也是綴滿了彩色的塑像和飾品,隨著風輕輕顫動。而頂部的房梁只有精簡的幾根,泥塑就像是纏繞在房樑上似的滿滿地把屋頂和梁都裝飾了起來。

此刻正有一支講解隊伍在左側,一名講解員帶著一家三口的人來參觀,幾人仰著頭反覆端詳著漫天的神佛。逸琪和其他三人都慢慢挪步過去聽講解員說道:

“一千六百多尊彩塑,佔整個山西擁有彩塑數量的十二分之一,十分驚人。”曉月聽著不禁做了一個O的嘴形和逸琪對視,幾人又往講解那裡稍稍挪了幾步。

“這大殿分作五龕,有五方佛,分別是藥師、彌陀、釋加、毗盧、彌勒,月光遍照。藥師是琉璃淨土教主,這一龕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