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緣起:成團出發 (第1/2頁)
古藏尋者:消失的黃金 麥逸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逸琪來到爺爺家中,想起小時候爺爺把鑰匙交給她,說從此她也是家裡的小主人,要把鑰匙保管好,曾經上學時候她會把鑰匙掛在脖子上,後來出國留學以後也一直把鑰匙放在了錢包的夾層裡,爺爺總說這樣他還是能隨時回來,可是時移勢易現在這個屋子就只剩下她一人了。屋子進門是廚房也是客廳,左側是一間帶門的小屋子,逸琪記得小時候剛有了很強的獨立意識,總是一回來就把門啪一關在小天地裡幹自己的事情了,右側是另一間敞開的屋子,平時就是爺爺住。逸琪往右走進,爺爺有一個很大的木質雕花壁櫥,那樣式透著年代感,旁邊便便是一個存放各種雜物的櫃子,逸琪印象裡上面總是堆著大量的書籍和文稿,如今卻是空空的檯面,只有一些藥罐頭和雜物盒子,在往裡是床和一個桌子,兩把沙發,窗外有一個窗臺小隔間,逸琪印象裡總是堆著很多雜物。逸琪來的時候帶了一個行李箱,她知道爺爺有很多書,手稿等,想著不管是和行程有沒有關係的,畢竟是爺爺的遺物都想打包回去留作念想。於是她開啟櫃子把裡面的檔案材料悉數往行李箱裡放,但此刻卻又了近鄉情更切的感受,雖然手上忙著搬運但是卻不忍心開啟看看,總覺得看了就像是捅破了一些現實了。
這時她手機響起了聲響,原來是微信群裡的動靜,高聞發了定的機票資訊和釋出會的地點時間,高聞和陸晨在群裡有一搭沒一搭地討論著要帶什麼攝影裝置,末了問逸琪還有沒有其他人一起要了。
“是有的。”逸琪在群裡答覆道。
逸琪找的是她的高中同學張曉月,其實高聞在說這事的事情第一個浮現在逸琪腦海中的夥伴就是張曉月了,她也是個逸琪高中同學裡的奇人了,高中期間她最謎《盜墓筆記》,大部分人迷也就迷了,就她不一樣,直接大學報讀了考古系本科,隨後就直博了,目前還在讀博士中,可能由於兩人都還在讀書,雖然不在一地,但微信上平日的交流很多,每次逸琪回國也總要找曉月問問她最近都去哪裡社會實踐了。曉月主要研究石窟,總是給逸琪講一些她去人跡罕至石窟一待幾個月考察的經歷。逸琪想,雖然不算完全的專業對口,但是石窟藝術和彩塑藝術總是相通的,外加現在這個時間點還在讀書能抽出空來和逸琪一起去山西的人也不多。曉月確實是個絕佳夥伴。
曉月也是很爽快,”行這個月正好不是很忙,除了論文也沒什麼別的事。我和我導師請個假就行。“
於是微信裡的四人小組很快搭夥成功了。高聞在群裡不忘提醒眾人找時間記得把《山西彩塑》多看看,興許尋寶謎題的時候能幫上不少忙。
逸琪點開高聞的語音,就聽到他的碎碎念”當時做這個尋寶謎題的文旅專案的時候就說好了,內容都是基於山西彩塑這本書的,哎,這個體驗啊就是希望來旅遊的人邊看謎題邊在書裡找答案的,然後呢,畢竟山西這些古經典之間路都挺遠的,你看完了,一看,哎到景點門口了,下來正好解謎題,解出來是下一個景點,然後你再上路,邊上路邊看書找些思路,是這麼個體驗。所以這書啊一定要多看看。不懂問我啊!“
逸琪在這樣的催促下開始翻閱這本《山西彩塑》,只覺得爺爺一下又熟悉又陌生,又親近又遙遠,裡面的內容更像是學術專著,把每個寺廟拆成了一章,詳細地解讀每個寺廟裡的彩塑的藝術特點、歷史文化,是需要極其花時間花功夫地勘查所得的,逸琪邊讀,腦海中想象的便是爺爺如何探訪這些寺廟,並記錄下如此詳實的資訊。裡面還有多幅手繪的佈局,逸琪能認出爺爺的字跡,只有那一刻逸琪把這個作者和他的爺爺能實際地聯絡起來,而其他的部分,逸琪只覺得是在瞭解一個極為陌生的老友。逸琪在回想爺爺此前是怎麼和她講述自己的過往、職業以及成就的,卻只想起來一些碎片,比如張承伯伯來爺爺家做客,和她說逸琪你先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