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行,他對這裡最熟。”

說著幾人開始找尋大爺的身影。

“身後歷代匠心韻,慈心引眾登彼岸。身後歷代匠心韻,慈心引眾登彼岸。”大爺拿著那張紙唸了起來。“你們說就是這句話找個地方?”

“是的,應該是個4個字的地方,或者彩塑或者什麼。”曉月解釋道。

大爺思索了一會兒,“慈登彼岸是這裡的一塊匾,就是萬佛殿後側的匾,是不是這個?”

“哎,有可能,匾在哪裡?”

“就萬佛殿後面,那裡”大爺手一指。

“哎,謝謝大爺,我們趕緊去看看。”曉月忍不住一路小跑了起來。

沒錯,這裡剛才是路過過的,只是大家也沒太注意這匾上面的“慈登彼岸”四個大字。

牌匾下是那尊明代補塑的觀音像,青綠色的山水和衣紋顯的動感十足。

“會不會就是慈登彼岸四個字?”

“也有可能是這個觀音像吧?”

“水月觀音?還是自在觀音?”

“倒座觀音?”

“哎我覺得很有可能是這一尊觀音的,你看“身後歷代匠心韻”,就在五代這十一尊的塑像的身後,是倒座的觀音,很符合謎面的。”曉月說道,“之前我們沒特別解讀身後這兩個字,如果這樣看的話是有所指的。”

“我覺得靠譜。”陸晨舉著相機說道。

“走吧回去試試唄?”高聞說道。

“觀...音...是有的是有的”曉月在銅鎖前俯著身說道。

“前面兩個字是水月?沒有,自在?也沒有,倒座,倒座有。”

“咔”銅鎖應聲開啟。

“耶!”大家忍不住歡呼了起來。曉月舉著銅鎖跳著擁抱了逸琪。

這種解謎的快感還真有些上頭,雖然不算是什麼特別難的謎題,但是配合上這矗立千年的建築和彩塑的儀式感,一時之間還真讓大家有了尋寶獵人的代入感。每開出一個銅鎖的成就感也順勢放大了無數倍。

“也是小傳單啊,和前一個寶箱一樣。”高聞說著開始分發起來。“再看看下一個是哪裡。”

北宋建祠為叔虞,殿中供奉邑姜親。

大殿柱升側角顯,廊前龍雕環柱升。

成王母后賢無倫,鳳冠霞披袍加身。

仕女顰笑栩如真,將軍執鉤護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