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傘鋪’不過幾日的功夫就在阜陽縣裡開業了。

之所以沒有以林記命名也是林有才堅持的,他總覺得這鋪子和他們林家的關係不大。

吳勳提供的貨物,就連店鋪準備金都是吳勳掏了一半錢的,他們林家不過就是出了幾個人,幫著掌管了下店面就拿一半的抽成倒是有些過不去了。

因此不管吳勳如何說無所謂,都還是堅持沒有用林記命名。

吳勳看著店鋪牌匾上左上角兩個小小的‘吳記’字眼,哭笑不得。

這古人好像取名就會連姓帶記的取,當時給店鋪取名字,愣是,吳記、勳記、林勳、吳林傘鋪的取了個遍。

要不是他堅持不要,估計就直接叫吳記傘鋪了。

可如今這個誤記雖然小但是依然在,這讓他感到頭疼。

而另一邊還覺得自己做的很棒的林有才拍了拍吳勳的肩膀:“怎麼樣?這牌匾夠氣派吧?”

林有才作為投資人之一自然也是要出現在開店現場的,他在阜陽的影響力還是挺大,待會開業還得他說上不少話。

吳勳看了眼店鋪的排面,別說單單一家小小的傘鋪排面都快趕上一個小飯館了。

內設很大,左右兩排的開放式櫃檯,只要上面放著傘就都能看到,櫃檯上面也懸掛著不少的絲線和吊鉤。

如今這掛鉤上面已經勾滿了傘,花花綠綠的放眼望去倒像是身處在什麼盛世桃林似的。

而最裡面的一排擺放著好些花花綠綠不同顏色的通明傘,這些傘的材質和普通的雨傘不同,不是布料的而是PVC塑膠布的。

這個布料解釋起來麻煩,吳勳本來是不打算拿出來售賣的。

但是奈何英娘和林柔兒兩人見了竟是愛不釋手,說是長這麼大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看的傘。

他們順帶著問了一圈府裡的女人,果然大多數女子都喜歡這種透明的。

索性都是賺錢,問起來就說他只負責進貨對材質這方面不是很清楚就好了,反正現代這麼多商鋪,尤其是網上的商鋪。

你隨便找個客服,問細了他們也不知道。

林有才就更加無所畏懼了,但凡有同行想要打探,他就說派了自家的船隻去的大海對岸換的。

反正他們林家家大業大,海運這塊也是分了一杯羹的。

大周早幾年就開放海運了,京城早就有大海那邊的小白臉的過來換貨的,他們林家也換過幾回,就是這船舶行駛的費用太貴了,再加上到大海的那邊竟然還要高額的停船費!久而久之林家參與的也就少了。

要他說整個廬州府,五個縣裡能有自家船商的人家也就只有他們林家了。

所以說嘛,他怕什麼?

吳勳見著吉時也快到了,便招手喊來了林英娘和林柔兒。

等幾人剪了面前的綵帶,‘有家傘鋪’才算是正式開始營業了。

相較於之前的林家果鋪,這次的傘鋪開業卻顯得人少了很多,雖然人也不少但是相較於之前的都快交通堵塞的狀況相比,人是少了一半不止的。

“這家店是做什麼的?幾天前就見這有人進進出出的,這麼快就可以開業了?”

“聽說是賣傘的,你說傘這麼金貴的東西誰天天買啊?店鋪整這麼大?”

“裡面的是傘嗎?掛在上面還挺好看的嘿!進去瞧瞧嗎?”

“你有錢嗎?林家果鋪一個果子就要幾兩銀子,這傘你能買的起?”

“這不是誤記嗎?跟林家有什麼關係?”

“你沒瞧見那位青衣公子邊上站著的是林老爺啊?”

鋪子外面嘰嘰喳喳聊著閒天的人很多,但是真的要上來買的確沒幾個。

自己家裡都有傘,一般正常人家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