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兩月後,準備迎來期中考試。

考試前,語文數學老師各佈置三套試題,這個雙休沒得玩咯。

我用星期六的時間就做完六套試卷,傍晚的時候,靈夏拿她的試卷過來,讓我教教她那些不懂的題目。我很樂意,她沒有再因為水蛭的事故意避開我。

我用兩個鍾才把她的錯題難題解釋完,作業做完,明天還有一天。她提議,我們明天騎單車去周邊轉轉,我答應了。

我在畫畫方面有些興趣,不能說是很有天賦,相對於普通人來說,畫得還行。

次日一早,我們吃過早餐,我同媽媽說過今天與靈夏出去玩,她沒反對,只是讓我們小心些。

這個村落很大,聽爺爺說由五個大村組成,每個大村又由幾個小村組成,我對村的定義不是很明白,只曉得哪裡住有人以及看得見的山草樹木田地。

我對附近的人事物有了很大的瞭解,但遠一些的始終不在認知範圍內。

靈夏揹著我們的水壺,我揹著畫板,兩人簡簡單單就上路。

這個方向不是去學校的方向,是與學校方向背道而馳。

十一月份的天氣有些微涼,我們踩著單車在早晨的田野上游玩。這裡的稻田都是一樣,除了大小,稻田的成熟度也各盡不同,有些稻穗金黃金黃的,有些還半熟。

爺爺家只有爺爺一個人住,叔伯有自己的房屋,也是種田種地的,這次爺爺摔斷腿很嚴重,叔伯他們也不能時刻照看,所以媽媽才決定帶著我回這裡唸書。我回來這麼久,看見他們的次數也不多,種田也很忙吧。

不久,我們來到一片山丘的地方,這個山丘比稻田高一些,站在山丘上,放眼過去對下面的稻田地一覽無餘。

我們把車挨在山丘邊,走上去,山丘長滿了洋甘菊,還有很多雜草以及半個人高的小樹。

洋甘菊雖然是種很常見的植物,可連成一片看上去很是壯觀。這個季節還有洋甘菊,是挺少見的。

“靈夏,你怎麼知道這裡有這個地方,真漂亮。看來我帶畫板是個正確的選擇。”我們尋個高處的石塊坐下。

“我們有個田在這邊,收割的時候路過,也跟同學來過幾次。”她坐在石頭上,喝著水。

我也取出水壺喝了兩口。

入鄉隨俗,我再找個視線合適的地方,搬個石頭調好高度,開啟畫板取出畫筆,開始畫起來。

靈夏見我畫得入神,就在一旁坐著,手裡偶爾拔根草來撥弄。只是她的目光不時往另一個方向看去,次數多了,我也好奇望向那邊,想尋到有何種東西吸引她,可我看到的只是一片竹林,隱約還有些高出的屋頂,我不做多想,純粹以為她是喜歡竹子吧。

我繼續手下的畫,輪廓出來,她湊過來說:“真漂亮,如果我會畫畫就好了,跟你有個伴。”

我問:“你想學嗎?”

她說:“不想,我對畫畫一竅不通,也沒興趣。還是老老實實種田吧。”

我覺得村裡的孩子都很樸實,沒有花花綠綠的衣服也沒有亂七八糟的零食,更沒有各種各樣的玩具。除了上學,就剩下水摸魚,田間找青蛙,上山放牛,回家餵豬。這種生活給人的感覺就是無慾無求。

但我對他們這種想法又有些同情,這麼小想著的竟是父輩的舊業,外面天大地大,他們只有頭頂上這片天空。

我說:“這麼小就想著種田,志向這麼小。”

其實那時的我也不知道志向為何物,只是聽多父母說長大要做科學家發明家醫生警察之類的,相對於種田來說,算是志向遠大吧。

她說:“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在這塊土地上勞作,我們不應該做這些嗎?”

我說:“應該吧。”事實上,我也不知道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