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深,糧食問題雖然已經解決,但是溪流乾涸,多地水井枯竭,百姓飲水已成燃眉之急。你有何良策?”

在周王顧淵的寢宮裡,顧雲深一邊吃著母妃李氏剝好皮的水果,一邊和周王顧淵議事。

顧雲深喝了口茶,抬頭道:“當務之急是尋找新的水源。我們可以組織勘探隊伍,深入山林、河谷,尋找潛在的水源地,同時,也可鼓勵百姓挖掘深井,增加地下水的利用。”

顧淵點頭:“嗯,為父也正有此意。但新水源並非一蹴而就,眼前百姓的飲水問題如何解決?”

顧雲深沉思片刻,答道:“我建議讓百姓參與水利工程建設,提供勞動領取糧食,以工代賑。這樣既能解決部分百姓的生計問題,又能加快水利建設的進度。”

顧淵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異。

以工代賑?!

他的眉頭微微挑起,努力理解這個從未聽說過的名詞。

這個自己一直寄予厚望的兒子,總是能帶給他驚喜。

“以工代賑……”顧淵在心中默唸著這個詞。

對啊!這也太妙了。

我怎麼沒想到呢?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迅速組織起大量的勞動力,投入到水利設施的建設。

參與水利建設的百姓們又可以獲得相應的糧食作為報酬。

百姓自給自足,又減輕了朝廷的賑災壓力。

顧淵撫須大笑:“甚好!雲深!此法既能應急,又能長遠規劃,確實妙極。那長期之計你又如何考慮?”

母妃李氏雖然聽不太懂,但是看到周王如此開心,也替自己兒子高興。

近幾個月來,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兒子,從一個平平無奇的浪蕩子,蛻變成如今這般驚才絕豔的人物。

李氏心中波瀾起伏,她清晰地記得數月前,兒子還是武藝平平,權謀智計尚顯稚嫩。

然而現如今,他不僅武藝突飛猛進,更在權謀和智力上展現出驚人的成長。

處理政務時,他冷靜果斷,智計百出。

與人交鋒,他言辭犀利,總能洞悉對方弱點。這種變化之大,簡直判若兩人。

李氏心中既感欣慰又覺驚歎,兒子竟能在短短三個月內有如此巨大的提升,這究竟是怎樣的毅力與智慧才能辦到?

想著想著,李氏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自豪的微笑。

顧雲深吃了顆荔枝,隨即神情又變得嚴肅起來:“父王,除了興修水利外,我們還需要解決造成旱災的根本原因。”

顧淵面色深沉,似是已經猜到了顧雲深要說什麼。“哦?說來聽聽。”

“根據我獲得的情報,再聯絡數月來發生的種種異象,造成旱災的根本原因是封地內有大妖出世。”

“也就是那天晚上在江中出現,險些將我殺死的那個火焰巨手。”

“霍師父和慧明大師都可以作證。”

“如果能把這個妖魔找到併除掉,我相信旱災將會迎刃而解。”

……

順興府外,陽光斑駁地灑在黃土之上。

領取糧食的災民隊伍,如長龍一般緩緩蠕動。

糧食供應的問題已經解決,災民們精神氣色較前些日多有好轉。

但是周地外圍縣鄉的災民,仍在源源不斷湧向順興府。

因為順興府開倉放糧,來到順興府就有飯吃的訊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周地。

領糧的隊伍裡,一聲淒厲的慘叫傳來。

一名災民,他的雙目赤紅如血,眼睛變成了詭異的豎瞳。

他猛地撲向旁邊的人,雙手如同鷹爪般狠抓,瘋狂地撕咬起來。

周圍的民眾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