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終的結果,

在可以說求索研究院一開始就奔著這個實驗堆建造出來就是要報廢方向去的情況下,

結果也沒有什麼令人意外的地方。

實驗堆點火之後,

遂古輔助下,求索研究院的遠端控制下,

實驗堆的執行直奔著最高功率狂奔,只為獲得更多資料,

然後,不出預料的,

在實驗堆首次點火完成,並執行到23秒之後,

極度高溫的反應物失去了控制,

實驗堆瞬間損毀,

雖然隨著實驗堆被破壞,聚變失去繼續維持下去的條件,無法發生什麼爆炸,

但殘餘的高溫,還是直接讓實驗堆發生了熔爐事故。

讓在附近監測實驗的智慧飛船,以及一系列資料監測裝置,

傳回了這試驗場內,蔚為壯觀的景象。

這次的失敗,對於求索研究院的研究團隊來說,

也不存在什麼沮喪,這本來就是預料之中的,或者說,這本來就是研究團隊想要的結果,

在實驗結束的第一時間,

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的研究員們,就在忙碌了起來,

收集資料資料,分析這次試驗的資料,準備下一輪的實驗。

而這次的資料,

對於莫道構建一個更加精準的,適用於重核聚變反應堆的湍流模型,也是有著極大作用的。

時間,很快就再從82年進入到83年。

在莫道帶領下,整個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數量龐大的天才研究員們,

以之前類似的模式,在莫道之下,如臂使指的緊密運轉著。

在莫道能夠指明研究的前進方向的情況下,這種運轉模式展現出來的效率是驚人的。

83年年初,

依託於上一次實驗堆實驗的資料,

莫道得到了一個更加精準的理論模型,

而在莫道把控著全域性的情況下,

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的研究員們,修正了實驗堆各系統各部分的理論設計方案,

以滿足莫道對於各部分向各研究團隊提出的具體要求。

然後,這次,

在遂古的負責下,第二個實驗堆的建造速度更快的誇張。

在調動了此刻地月工業中心的部分生產力的情況下,

一個月出頭的時間,

遂古將二號實驗堆送到了太空試驗場。

試驗場內,除了大量監測裝置以外,安放了不止一座氦3聚變反應堆,

用做重核聚變反應堆點火開始階段的能源需求供應。

二號實驗堆的點火實驗,如期進行。

在莫道逐步完善的理論模型支援下,

二號實驗堆持續執行的時間,得到了一次飛躍,

在這一次的點火實驗中,維持了長達一百秒的執行時間。

最重要的是,這次的二號實驗堆並不是實驗結束過後直接因為熔爐損毀了。

求索研究院在預定一百秒過後的執行實驗時間結束後,

主動完成了二號實驗堆的關機。

雖然二號實驗堆內部各系統依舊損傷嚴重,無法直接開啟下一輪實驗,

但這依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然後,

就如同之前的實驗裝置。

在足夠生產力的支撐下,

就在83年的這一年時間裡,

求索研究院一連建造了數個重核聚變實驗堆,在不斷的實驗中,修正對於重核聚變技術的認知。

重核聚變實驗堆的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