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

求索研究院內,更大規模的相關研究團隊被調動起來,

投入了關於新型電推進發動機的研究以及理論設計之中。

新誕生的第四材料,客觀上降低了新型電推進發動機的設計難度,

也是此刻求索研究院電推進發動機研究團隊在莫道帶領下,對其中涉及到的理論及技術層面的大量問題進行集中攻關的基礎。

這毋庸置疑,是求索研究院內此刻的一個超級專案,

在莫道的主持下,電推進發動機研究團隊獲得了求索研究院最大程度的資源支援,

總共超過三萬名相關領域團隊的研究員投入了這個超級專案的研究之中,

即便其中大多數是某個研究小組中的助理研究員,可求索研究院內的助理研究員就已經尋常研究員中的天才。

加上各領域研究團隊的負責人,領軍人物,超過百名的核心研究員,以及數量不少的正研究員。

即便撇開莫道,這也是這個時代,相當強大的一股科研力量,

只要花費一些時間,足夠掀翻許多問題。

在莫道的主持下,整個研究團隊,開始了對電推進發動機理論層面問題的衝刺,

在遂古的輔助下,莫道更快的對整個問題進行了拆分,下發到各領域相關研究團隊的手裡。

整個龐大的研究團隊,在莫道的主持和參與下,同樣在遂古提供的一些科研輔助以及算力支援下,

在這個同一個最終目標下,形成了科研上的合力。

一整年,

求索研究院電推進系統整個龐大的研究團隊,

在至少對於電推進系統的理論研究中,都是有些鬥志昂揚的。

不過,這的確是對於這一世整個求索研究院來說,都前所未有艱難的研究。

即便在莫道主持整個研究的情況下,拆分到每個研究團隊手裡需要解決的單一問題,都依舊複雜而艱難,

讓人‘望而生畏’。

不過總算,雖然緩慢,但不時一眾研究員們總算還是能夠感受到整個專案是在推進的。

雖然始終是莫總師把控著整個超級專案的全域性,但從不斷下發到各領域研究團隊手裡一些單一問題的方向轉變上,還是能夠感覺變化的。

這一年,

莫道過得也是格外充實,

對於莫道來說,理論研究算是他的強項。

不斷增強的,遠超常人的思維能力,記憶能力,以及對大量科研領域的全面深入理解,

都是他在理論研究領域的優勢。

同樣的推進系統問題,他掌握的知識廣度,能夠從理論物理,到應用物理,到數學,一直貫穿到材料領域,工程領域。

對於電推進系統理論層面的研究,莫道也已經持續了很久。

這一年,也該是到了收穫的時候。

在主持著,整個專案研究團隊的一些理論設計工作的同時,

莫道也思考著整個電推進系統理論層面的最後一些問題。

……

理論層面的最後幾個問題,

最終是在73年的年終前的一個下午,在又一次書房裡的思考時,找到了答案。

整個過程,沒有什麼靈感爆發,或者醍醐灌頂,

只有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

這天沒有什麼特別,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節日。

在書房裡的思考,本身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這項工作,加上這一世開始時,閒暇時間就已經開始的思考,

已經進行了幾十年。

大多數問題,都是在這漫長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