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孫女的詢問,寧太師一愣,眼神灼灼的看著她,沒想到他乖孫女對朝事竟然有如此洞察力。

可惜啊,女子不能入朝為官,如此才華,只能埋沒在後院。

要不然,就憑他乖孫的能力,必定能成為朝廷棟樑。

“乖孫只管放手去做,出事祖父給你兜著.”

寧太師捋著鬍子,全身上下透著股寵溺,眼睛慈愛的能溢位水來。

要是被人朝堂那些老油條看見,定然能跌破眼鏡。

“這話沒錯,這些年,咱們寧家還沒吃過這啞巴虧,想把咱當傻子使喚,也得看看他們夠不夠格.”

寧老夫人輕哼一聲,拍了拍孫女的手,“人手夠不,祖母手上有人,直接撥給你?”

“祖母,不用,我的人手夠用。

再說,也不用我親自上場.”

和慧郡主走出院子,回到自己的傾顏閣,歪在美人榻上,一手支著太陽穴,眼神清冷,嘴角勾起一抹嘲諷。

“夏蓮,找幾個可靠的人去金秋茶肆……”

作為郡主的貼身婢女,聽到吩咐,大眼睛裡都是興奮,

“郡主放心,奴婢現在就去.”

第二天,新的流言又開始覆蓋了,這次不再是大街小巷,而是覆蓋茶肆酒樓,尤其是金秋茶肆。

金秋茶肆招來的全是京都學子,世家郎君。

在這裡,可以高談闊論某某某的風流豔事,也可以批判朝政,亦可以根據某件事提出自己的見解,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給自己惹麻煩。

就因為如此,很多人好奇金秋茶肆的幕後東家,紛紛派人調查,可惜最後卻一無所獲,依舊是個謎。

但也就因為這一點,也讓眾學子更加信服,一個掩藏如此神秘的東家,背後必然有旁人觸控不到勢力。

“聽說了嗎?老丞相要榮休了.”

“這位仁兄,穆丞相年邁,馬上就到榮休之年,這根本不是秘密.”

“這我自然知道,人到七十古來稀,老丞相已經六十有八了,早就耳聾眼花,上朝都費勁。

按說早就該退位讓賢了,但他老人家卻一直堅持,你們可知其中關竅?”

“咳~,人在高位久了,想法跟咱們自然不一樣……但私下裡也聽到不少傳言,都說老丞相貪戀權勢,捨不得放手呢.”

“我也聽說了,老丞相把持朝政多年,按說早就該榮休享兒孫之樂了。

倒不是他不願意讓賢,而是想舉薦自己的門生接替他.”

“有這想法很正常,老丞相本就有舉薦之權,給官家推薦有才之士,也是為國盡忠。

舉不避親,只要是國家棟梁,倒也無可非厚.”

“話是這麼說,但穆氏一族一直把持著丞相一職,總歸不妥。

官家向來唯才是用,只有聖上才有權決定丞相人選。

不管老丞相如何舉薦,官家不認可,也是白搭.”

“所以啊,官家不喜歡老丞相舉薦的人才,他才不能退啊,一旦離開那個位置,丞相之位就保不住了.”

“……”

茶肆內,眾學子低聲交談,相互爭論。

好在宋國言論自由,只要不惡意貶低辱罵,便可暢所欲言。

尤其是聚集在金秋茶肆,更是暢所欲言,無所忌諱。

“下次的文壇社論咱們不妨辯論一下舉不避親的話題,到時候邀請眾位飽學之士前來坐鎮,若是哪位仁兄想要打擂臺,回去就可以準備了.”

“舉不避親?好話題,到時我一定如約而至.”

聽著這個提議,眾人眼睛灼灼。

能跟眾學子齊聚一堂,分析朝堂局勢,爭論朝堂大事,是所有學子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