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管是周嬤嬤還是紀悠桐都不知道,這十六個人,都是薛蔓蔓從薛家挑選出來的,並非蘇婉瑩送來的人。

從京城到應天府的路程可不短,一路快馬加鞭,信件今天才剛送到蘇婉瑩的手上,怎麼可能那麼快將人送來。

蘇婉瑩在收到周嬤嬤的來信後,又是心疼又是後悔,只是如今的蘇家不比從前,想要送人也沒有那麼多,最後只能挑選出自已覺得最好的五人,她自已又買了些丫鬟,帶在身邊,一邊趕路一邊親自調教。

只是時間太急,加上路途太長,所以她們還在路上。

至於周嬤嬤會那麼輕易的相信薛伍說的話,完全是因為寫信的時候,她自已提到可以將人送到薛家,她從薛家將人帶回去,免得蘇半蓮又從中作梗。

薛蔓蔓猜不到周嬤嬤寫的什麼,但是能猜到蘇婉瑩的做事方式,蘇婉瑩能成為女子典範,在禮教上自然是出眾的。

如今已經跟紀尚和離了,就算她再心疼自已的女兒,也不可能做出直接送人去侯府的舉動,那等於是當面打臉了,這對她的兒女名譽有損,她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

所以蘇婉瑩要送人,也只會送到薛府來,然後讓她送到紀悠桐的身邊去。

她在目睹了前幾天蘇半蓮對紀悠桐動手的情況了,根本等不到蘇婉瑩送人來,乾脆就自作主張將府中她覺得不錯的人挑選出來,先給紀悠桐送去。

對於她的這個舉動,薛世安並沒有反對,只是這人送出去了,薛家就要重新買些丫鬟進來,重新調教。

此時紀悠桐正在打量被周嬤嬤帶回來的這些丫鬟,個個都是模樣周正,身姿端正的樣子,一看就是經過訓練,長期在大戶人家做過事的樣子,很有分寸感。

只是這些人她卻一個都不認識,全都很是眼生,心下多少生出了點疑惑。

“你們,真的都是我母親送來的人?”

周嬤嬤有些不解的看向紀悠桐,不明白小姐怎麼會這麼問,倒是清雲在看過這些丫鬟後,仔細一想就明白了小姐的意思。

她們可是才從應天府回來沒多久的,雖然這次在應天府只待了不到兩天,小姐就氣呼呼的帶著她們回來了,但之前幾年,小姐可是每年都去,每次都會待上十天半個月的。

就算是對蘇府的人不是完全認識,但也大部分是見過的,這些人如果是從蘇府出來的,她們不可能一個都不認識,但不是從蘇府出來的,她們又是從哪裡來的?

這十六個丫鬟,可是經過薛蔓蔓訓練的,自然預料到了這樣的情況,也知道要如何回應。

其中領頭的丫鬟上前一步行禮之後,便代表大家回答紀悠桐的問題。

“奴婢們確實是夫人送來的人,只是奴婢們並不全是蘇府的,還有從其他府中來的,蘇府沒有那麼多的人,其他夫人看夫人著急,就各送了兩人過來,這才湊了十六人。”

這話有理有據的,蘇婉瑩在應天府確實是有不少交好的人家,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正常的,紀悠桐聽著就覺得自已真的對不起蘇婉瑩。

就蘇婉瑩的性格,能接受各家送來的人,一起送給她,肯定是怕新買的人不如這些人侍候周到,這可是平白受了別人的恩惠,如果不是送來給她,蘇婉瑩肯定是不會接受的。

“那好吧,你們先說說你們各叫什麼名字吧。”

“小姐,夫人說,我們原來的名字都不用了,讓你給我們重新起名就行。”

紀悠桐看了她一眼,緩緩點頭:“從蘇府來的有哪幾個?”

聽了紀悠桐這話,除了回話的丫鬟,又緩緩站出來三個,其他人沒動。

“你們四個以後就叫季春,季夏,季秋,季冬,以後就是我院子裡的一等丫鬟,其他人的名字就用端月、如月、辰月、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