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了三皇子英王出宮前往惠安的日子 。
隨著晨曦的第一縷陽光穿透厚重的宮牆, 皇宮的氣氛顯得格外莊嚴。
今日,英王將離京前往惠安,皇帝、皇后親自率眾大臣送別,蕭辭自然也在其中,但是徐璟卻沒有以王妃的身份出現,畢竟這裡多多少少也有去過赫海國的人,怕被人認出,他現在易了容,打扮成一個侍衛的樣子跟在蕭辭後面。
而靜王妃自然就以身體不適為理由呆在了王府裡。
離別的宮殿前,黃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皇帝身著龍袍,神態莊嚴,目光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皇后身著鳳冠霞帔,儀態萬方,但細看下她的眼角帶著微微的疲憊和憤怒。
皇后藏在袖子下的手狠狠緊握,心想:蕭俞,你給本宮等著,早晚本宮會讓你付出代價。
眼睛看了看貴妃旁邊的十二皇子,心裡有了新的盤算。
宮門緩緩開啟,英王蕭俞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他身穿紫金袍,腰懸玉佩,英姿颯爽。
他的目光環顧四周,與皇帝、貴妃的眼神交匯,那彼此無言卻又能感受到深深的情感交流,讓在場的眾大臣都為之動容。
但這三人心裡真實想的是什麼,只有他們自已知道了。
蕭俞跪拜在皇帝面前,敬獻上一杯美酒,寓意著對皇帝的敬意與感激。
皇帝接過酒杯,淺嘗一口,然後親手將酒杯交還給蕭俞,“皇兒,今日離京,不知何時才會相見,希望你在惠安一切安好。”
隨後指了指他身後的人,說道,“當然,你也不用擔心你父皇,朕剛剛將殿裡的人換了一批,以前伺候的人啊,總不得朕心,現在好了,換了一批,這批人可比之前好太多了。”
別人不知道其中深意,蕭俞一聽便知,當日隨去海晏殿的人都被偷偷處理好了,這是告訴他好好在惠安待著,別想回京了,要不然他的事情就瞞不住了。
“既然這樣兒臣心裡就放心了,會在自已的封地好好地為百姓謀福,為父皇祈福的。”
“聽你這麼一說,父皇心裡也欣慰不已,起來吧。”
“是。”
蕭俞起身,眾大臣依次上前,向皇子表達敬意和祝福。
而貴妃更是眼含淚水,拉著英王對他不停地囑咐,那母子情深的樣子,徐璟看了都忍不住在心裡拍起了手掌,果然,不愧是母子,演技都是同樣的好啊。
隨著離別的時刻漸行漸近,皇帝皇后與眾大臣一同舉起手中的酒杯,向著天地敬酒,共同祝願英王一切順利,平安健康。
酒杯碰撞的聲音在宮殿中迴盪,英王蕭俞離京的時刻終於到來,他轉身踏上馬車,離開宮殿,皇帝皇后與眾大臣一直送到宮殿門口,目送著皇子的馬車漸行漸遠,直到消失在視線之外。
大將軍李默看著皇帝皇后回宮,特意將步伐放慢,慢慢地等著靜王蕭辭向他走了過來。
“外公!”蕭辭大喊道。
“靜王,請別叫老臣外公,您這是折煞老臣了,叫臣李將軍即可。”說著給了靜王一顆糖,蕭辭邊吃邊樂滋滋地看著李默。
李默將軍看著現在的靜王不由得抬起手捂住了臉頰,手指間的縫隙裡流淌出無聲的淚水,他的肩膀微微顫抖,如同一片在風中搖曳的樹葉。
“哎,都怪老臣,沒把您好好保護好,你如今這副樣子全拜老臣所賜。”
“將軍,將眼淚收收,你這副樣子,要是傳到皇上得耳朵裡,怕是以為我們對他不滿呢。”旁邊的軍師看著將軍的樣子有些不忍,但這畢竟是在天子腳下,再不好的事情也得忍下去。
李默擦了擦臉上的淚水,臉色恢復了平靜,之後還拉著蕭辭說了一大通的話,臨走時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