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就像是一場鬧劇,發生突然,結束的也離譜。

隨著朱高煦被關禁閉,今天的朝會算是在一種很難說清楚的微妙局勢下結束了。

王志的作死大計,也因此而又一次擱淺了。

只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啊。

等所有人都離開之後,朱棣一個人坐在龍椅上,只覺得屁股下面彷彿是一根根尖刺,刺的一陣一陣的生疼。

“這到底是怎麼了?以前他們兩兄弟,就算是有什麼矛盾,也不至於鬧成這個樣子,如今這才過去多久啊?進了這紫禁城還沒十天吧,怎麼就已經鬧到了這步田地了!?”

朱棣低著頭一個人自言自語著,全然不知自已應該怎麼辦?

回想起過去的一幕幕,似乎靖難的這四年,大大小小那麼的麻煩加在一起,也沒有今天所發生的一切讓他感到頭疼。

老二和老大,甚至是還有老三,他們三兄弟之間的事情,真的讓朱棣感到無所適從了。

尤其是當想到王志此前說過,老二和老三會在弄出一次靖難之後。

其實朱棣是有動過殺心的,就在剛才。

如果不是朱高熾站出來用自已的身體攔住了朱棣,朱棣那一刀是真的會砍下去的。

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固,即便是捨棄自已的兒子,朱棣也在所不惜!

尤其是他的那兩個兒子,根本就沒有治國理政的本事。

讓他們來鬧騰一場,將大明江山弄得亂七八糟的,還不如壯士斷腕,捨棄掉其一,來換取天下的安寧。

朱棣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只是最後被朱高熾給攔住了而已,要不然這一刀下去就真的安穩了。

但朱棣或許往後都會活在懊悔與自責當中。

“主子爺,大臣們都走了,主子爺您……”

原計劃要在今天宣佈讓鄭和下西洋的,結果被朱老二這一攪和就全都沒了。

鄭和要說不失望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他也清楚現在比起自已的那點事情,還是朱棣最為重要。

所以鄭和什麼都沒有說,只是一臉不安的看著朱棣,靜靜的等待著朱棣自已緩過來。

“唉~三寶。”

也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朱棣發出一聲充滿了疲憊與茫然的嘆息。

“奴婢在。”

鄭和立刻便應了一聲,然後小步上前來到朱棣的身邊:“主子爺,您有何吩咐?”

“三寶,你說我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主子爺,您可是天子,天子怎麼會做錯呢?”

鄭和被朱棣這話給嚇了一跳,急忙搖了搖頭,他怎麼敢說朱棣有錯呢?

天下誰都可以有錯,但就是天子不能有錯。

這是規矩!

但朱棣聽到這話,卻是不屑的笑了一聲:“狗屁!我那建文侄兒不是皇帝?宋朝的趙匡胤不是皇帝?那一任亡國之君不是皇帝?他們要不是有錯,天下能葬送在他們的手中?!”

“這……”

朱棣的話徹底將鄭和給說的啞口無言了。

的確,這些亡國之君,甚至是亡國之君往前數的幾任,估計都是有問題的。

要不然國家也不會腐朽成這個樣子。

只是這些話是他們這些做奴才的應該說的嗎?

鄭和在心中腹誹不斷,別看他現在跟朱棣好像關係還不錯的樣子。

可畢竟一個是主子,一個奴才。

人家跟你意思意思,你還真當意思了,那就沒意思了。

因此鄭和就算是知道這些,但是也不會真的說出來的。

而朱棣也是心中也明白的,所以更加不會在意鄭和的這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