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有這種鬼主意,只能是王志! (第1/2頁)
一起罵朱棣,你怎麼就當丞相了? 丞相別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之後陛下很有可能會想要開海禁,到時候你一定要堅定的支援陛下。”
這句話幾乎是第一時間從鄭和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是真的!王志說的都是真的!?
那豈不是說,自己真的有可能以一個殘缺之身,青史留名?而且還是美名?!
自古以來,不是沒有太監青史留名。
但那都是一些什麼東西?
趙高、十常侍、童貫等。
留下的全都是惡名啊!
畢竟史書是讀書人寫的,而讀書人最看不上的就是太監。
自己一介太監,身體殘缺,日後最好的結果也就是不留名於史書罷了。
無功無過,即便是有些功績,在那些讀書人的春秋筆法下,多半也會被一筆勾銷。
所以鄭和一直都沒有想過自己能青史留名,而且還是美名。
可是眼下發生的這一切,真的就和王志說的一模一樣。
如果他說的都是真的,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豈不是就擺在自己的面前!?
一想到這些,饒是鄭和,這個刀山火海都闖過來,胯下還少了二兩肉的人,都忍不住激動了起來。
“主子爺,開海禁雖然有違祖法,但也的確有可取之處。”
鄭和一邊說著,一邊在留意朱棣的神情。
見自己這話出口朱棣的神情明顯有所鬆動,鄭和就知道自己這是說對了。
朱棣是真的想要開海禁,這也更加說明了王志昨天的那番話是真的!
“可取之處?都有什麼可取之處,你且說說看。”
朱棣本意也是想要尋找一個認同,而鄭和的回答甚至比他預想的更好。
原本他還以為鄭和也就是附和一下自己,甚至可能他都會反對。
畢竟祖宗之法不可變,這可是一直以來的規矩啊。
但是現在鄭和不僅支援自己,甚至還能例舉一些開海禁的好處,這就讓朱棣更加的來興趣了。
“回稟主子爺,首先一點是如今汀州,或者說整個福建地區都有受災,僅憑官府開設粥棚,能救多少?而且朝廷調撥的糧食,有多少是到了百姓的口中?有多少是到了那些貪官的手裡?”
聽到這句話朱棣的神情立刻便陰沉了下來。
他雖然沒有經歷過朱元璋那樣的苦日子,他出生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是一方諸侯了。
但是朱元璋一直以來都在言傳身教,告訴他們那種日子到底有多苦。
而且朱棣在打仗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見過那些吃不起飯,活不下去,從而賣兒賣女的人。
頭上插著一根稻草,那就已經不是人了,而是一頭牲口。
任何人都能買賣,只要你出得起價錢就行。
見識過民間疾苦的朱棣在鄭和說出這話的一瞬間,幾乎就有些動了殺意了。
只是很快他又壓制了下去。
現在的重點並不在貪官汙吏上面,而是開海禁!
“一旦開了海禁,大海廣闊無邊,足以養活福建的百姓,甚至還能有依靠漁業讓當地百姓過上富足的日子。”
“如此一來,我大明甚至都不需要開倉放糧,便能平息這次的災禍,甚至是讓百姓們的日子稍微好過一些,此外就是一旦開了海禁,那通商也就成了必然,大明的國庫必將會更加的充盈,這些都是對我大明大大有利的事情啊!”
鄭和的話朱棣也不是沒有想過。
或者說朱棣之所以將目光放在了這上面,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的。
這是一個好的,能夠為大明帶來更加長遠,有利發展的地方。
“如此說來開海禁對於我大明朝而言,好處多多,那為什麼太祖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