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仔細觀察就能夠發現,此刻朱棣的眼中充滿了複雜且混亂的念頭。

從四年前的靖難起兵,到如今的九五之位。

只有朱棣自己知道自己為此付出了多少?

往事如煙,一幕幕都在眼前不斷的重演。

如今這個位置他是從自己侄子的手中搶了過來,但是卻坐的並不安穩。

百姓在譴責他,說他戕害自己的侄子,說他妄動兵戈,導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無數人在這場動亂中,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和家庭。

甚至就連每天晚上,朱棣一閉上眼都會看見自己那敬畏了一輩子的父親,正提著劍一步一步的向自己走來。

高處不勝寒,尤其是像自己這種本來走不上最高處的人。

所以朱棣知道,自己必須要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才能坐穩這個位置,才能順順利利的成為貨真價實的天子,其中宗室的認可尤為重要。

但是……

“朕從建文的手中接過大明朝,不是為了讓他繼續爛下去的!”

“啊?”

王志有些疑惑的抬起頭,不解地看著朱棣。

他似乎是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是什麼情況?朱棣怎麼會突然之間說這樣的一番話?

但朱棣並沒有理會他,只是繼續自說自話。

“朕希望大明朝能夠好,朕比任何人都希望大明朝能好的!建文削藩並沒有錯,如果朕是建文,朕也會這樣做,但是他做的太著急了,太過急功近利了,這就是他的錯誤了。”

“似他那樣子,只會讓各地藩王人心惶惶,他們為求自保勢必會拼死一搏,到時候各地皆反,山河破碎,苦的是我大明的子民!心痛的是我們這些朱家人啊!”

朱棣說著甚至還伸出拳頭重重的捶打了一下自己的胸口,一副很是痛心疾首的樣子:“朕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這大明山河才舉兵的!”

“而今既然有人說太祖皇帝昔日的命令,將會對大明的將來造成無法估量的傷害,若是朕因為顧忌其他而不去考證,不加以理會,那朕與建文有什麼區別?!”

“朕是要做明君,是要賢君,是要比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一代人傑,受後世漢人認可的千古一帝!而不是一個縮在龜殼之中的王八!!”

朱棣說罷便扭頭看向了自己的大兒子朱高熾:“老大,這些年政務都是你在管,那就由你來算一算,依照太祖皇帝昔日的命令,我大明朝的財政是否會被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