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臺,我此次是前來並非公務,不必多禮,請坐。”
呂布儘量讓自己保持溫文爾雅的姿態,看著很好說話的樣子。
“謝將軍!”
陳宮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樣,坐下後,問道:“不知將軍此來所為何事?”
“我此來不為別的,只為公臺而來。”呂布誠懇地說道。
聽到這話,陳宮有些納悶,自己和這個最近很火的平北將軍貌似沒有什麼交情吧,怎麼會?
“下官愚鈍,不知將軍何意?”
呂布站起身來,激動地說道:“自熹平六年時起,鮮卑等北方蠻夷年年犯邊。今北方蠻夷更是猖獗,公然侵佔我大漢山河,屠戮我邊陲百姓。”
“布雖不才,立志要驅逐北方蠻夷,復我漢室山河,給天下百姓一個安定的生活,為我大漢建功立業,開疆擴土。”
“可智力淺薄,恨無力也,還請公臺教我。”
聽完呂布之言,陳宮站起來在大廳中走了兩步,思索片刻,說道:“自秦始皇帝派蒙恬率軍三十萬北驅匈奴時起,我華夏與北方蠻夷之戰便從未停歇。依在下看來,究其根源,乃是生活條件不同所致。”
“北方蠻夷生活條件艱苦,物產不足,但體魄強健,遊牧為生,民眾天生就會騎馬打獵,極為彪悍。”
“而我大漢相對富庶,生活也相對穩定,民眾也相對溫和,長期食稻穀,體魄卻相對差點,更多的是依靠尖城利器來防禦遊牧民族的侵襲。這就導致我大漢與蠻夷作戰之時處於不利地位。”
“故而漢武時大力發展騎兵,以抗匈奴,經過數十年的戰爭將匈奴打垮,可因未佔有其地,未能徹底剿滅。”
“今我大漢衰微,無力征討草原,致使蠻夷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再度崛起。依我之見,將軍或可驅逐蠻夷,但若想保我大漢邊境永不受蠻夷之苦,難也。”
呂布突然說道:“若我養兵遊牧,佔其地,納其民,可乎?”
草原民族之所以很難征服,皆因歷朝歷代都認為草原無法生產糧食,對以農耕文明為主的華夏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故而每次戰爭,都是把來犯之敵趕出去就算了,從未想過深入草原,佔領草原。
呂布心中有一個構想,就是要派兵佔領草原,將草原作為自己的養馬之場,同時將北方遊牧民族納入自己的管轄範圍,讓其皆臣服在自己的腳下,不就可以解決草原的問題了嗎?
陳宮被呂布的想法嚇了一跳,大哥,你知道草原有多大嗎?絕對不會比大漢要小啊,你這想得也太恢宏了吧。
於是小心說道:“將軍,草原廣袤無邊,將軍想要佔其地,納其民,極難也。”
呂布說道:“我當然知道草原之廣大,我也不會現在就自不量力的去征服草原。如果有一日我有十萬騎兵,或可一試。”
“公臺,正所謂事在人為,此事若事成功,當可名垂千古。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若不趁著年輕,立下一番事業,待到白頭,悔之晚矣,還望公臺助我。”
“將軍,志向高遠,在下雖為縣令,卻終非我之所願,願舍此官,追隨將軍,望將軍收留。”
陳宮看呂布言辭切切,下定決心追隨呂布。
“公臺,今生我必不負汝!”
呂布想起前世陳宮的慘狀,也是悲從心起,扶起陳宮之時,竟落下了幾滴眼淚。
陳宮見狀,很是感動,再度下拜大喊道:“主公在上,請受陳宮一拜!”
既決定追隨呂布,陳宮也是毫不猶豫,寫下辭呈,隨呂布而去。
路上,呂布讓張遼和陳宮二人相互熟悉一下,以方便以後辦事,二人很快熟絡起來。考慮到陳宮畢竟不是武將,呂布行進的速度放慢,三人往幷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