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一點,他的事真的很重要。”

其實,這段時間裡,賀吏與陳諾之間的聯絡一直未曾中斷。賀吏為陳諾提供了篩選方面的詳盡資料,期待她的指導能讓他更上一層樓。陳諾也盡心盡責,即使身處遙遠的另一地,仍透過電話、網路等方式,向賀吏傳授篩選的訣竅。然而,無論賀吏如何努力,篩選的精準度卻始終難以達到陳諾所期望的標準。

面對這一困境,賀吏最終選擇向周文柏求助。周文柏深知賀吏的困境,他心中明白,無論是賀吏還是陳諾,他們都在為科研事業默默奉獻。因此,他並未多加勸阻,只是淡淡地說:“只要陳諾願意去,那就沒問題。”

其實,賀吏也曾向陳諾丟擲過橄欖枝,詢問她是否願意加入自已的團隊。那時的陳諾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她心中有著自已的堅持和原則。不能拋棄和背叛,儘量做自已熱愛的。

後面又說要陳諾兩邊跑,陳諾覺得在兩家實驗室間穿梭,似乎有些不妥。而且自已不想那麼忙。

午後的陽光透過實驗室的窗戶,灑在周文柏的整潔實驗臺上。陳諾踏入了另一個充滿科學氛圍的空間,她的內心堅定而充滿敬意。畢竟,既然答應了邀請,她就要拿出十足的誠意。

陳諾站在實驗室門口,她的心情有些複雜。她其實並不太想參,但內心深處又有一股力量驅使著她。她知道,為科學貢獻是每個研究者的責任,如果因為個人的猶豫而讓專案失敗,她肯定會後悔。然而,另一方面,她也擔心自已無法控制自已的言辭,萬一洩露了實驗室的機密,後果不堪設想。

陳諾走出實驗室的那一刻,她就將實驗室的秘密深深埋藏在心底。她從不輕易提及那些關於實驗室的點滴,即使是最親密的朋友也無法觸及這片禁地。

賀吏一直在給陳諾講述著實驗室的種種,他的語氣充滿了熱情和期待。然而,陳諾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她時而點點頭,時而露出尷尬的笑容,基本上沒有搭話。她的內心充滿了掙扎和猶豫,她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才能不洩密,而且很好的完成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