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第二天上午還在進行,一直到中午才結束。
緊接著就是講道。
講道就是將之前論道的,能夠得到大部分人認可的觀點,由專業的人歸納總結,然後進行傳播。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那些還在迷茫中的修道者能夠少走彎路。
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一環節是最無用的,要知道前面的論道環節,要是有的人真需要肯定會參加那個話題的討論,這樣更能加強理解啊。
好在這一環節只有半天不到。
大約下午三四點鐘就結束這一環節。
然後就是第三環節,也是大會最精彩的環節——鬥法。
鬥法共分四個階段,即初試、進階、二十進十、決賽。
能夠進前十的都會得到獎勵。
初試的淘汰率為百分之五十,一對一,勝者晉級,初試不管有多少人,單人只進行一場比試。
然後就是晉級,晉級賽總共只許有二十人晉級。初試晉級的不管有多少人都只留二十人。
兩兩配對,如果人數正好,那就皆大歡喜,但人數不正好,那就顯的很不公平。
比如第一次晉級有五十人,配二十五對,這樣就多出五人。那將用抽籤的方式抽出五人,再由這五人從那二十中人各找出五人作為自己的對手,你勝你晉級。
這時就能體現有人帶著比賽的好處了,你在上面比賽,其餘人幫你觀察各個比賽者。
要是後面抽籤抽到你,你就可以有針對的選擇對手,
要是就這樣也能說的過去,畢竟都是剛剛打過一場的,等於都在同一起跑線。
但這當中就有個BUG,就如第一輪有51人,那麼有一人輪空,那他就可以以逸待勞,畢竟這是自己找對手當然找弱的啊。
而且那人還是剛剛比試過,自己更容易戰勝他。
後面的規則都是如此,只是決賽的時候是第二天挑人,給與休息的時間。
要不被挑到的人直接別打了,能進入決賽的都不是泛泛之輩,你不盡全力如何能贏得了對手。
在你精疲力盡的時候再打一場,那還打個屁啊。
這就要求比賽的人拿出自己強勁的手段迅速擊敗對手,好讓那些挑對手的人不敢再次挑到自己。
關鍵大會委員會會想盡辦法促成這種情況的發生。
哎,我聽了這一輪的比賽規則,好蛋疼啊,不知是哪位天才想出來的規則。
就算你實力差運氣好,自己的對手也菜的很,你勉強勝了,那大機率也被再次被挑中。
這種方式也減少了運氣的成分。
其實應該是有二十二人的,因為茅山宗可以保送一人直接晉級決賽連初試都不用比。
而上一屆的冠軍所在宗門或者世家也可以保送一人。
哎,沒辦法,規定就是規定,每一屆都是如此。
再說茅山宗那麼大實力就算人家不保送進入決賽不也輕輕鬆鬆啊。
最後是二十進十,然後是十進三。
最後爭奪冠軍。
所有對手都是由抽籤決定的,相鄰的兩個號為對手,如一號和二號是對手,以此類推。
這講道的環節結束就是公佈這些規則,並加以解釋。
大部分人早就知道這種規則,倒也沒說什麼。
但也有像我和宋易這樣的,聽到這規則都是罵罵咧咧的。
不是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嗎,怎麼大會規則想盡辦法去除這部分“實力”啊。
但罵聲是改變不了規則的,這麼多年都是如此。
所有規則講完後就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了。
說實話,這伙食是真心不錯的,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