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大的人情,如今要還了。那神子鏡流與我那位故人的嫡傳弟子有約戰,時間便在神靈戰場關閉之後。”
“此一戰,神子鏡流必勝。”董承鈞說道,“當然,天尊也不必有壓力。想斬那神子鏡流,不是容易的事情。天尊能拿下葬仙棺,便是極好了。且拿下那葬仙棺,葬仙棺的所有,便由天尊來決定。”
“董先生神機妙算,萬業佩服。”白澤收下煉神爐,心中對董承鈞的身份已經有了猜測,說道:“但不知,董先生如此通天手段,可否為萬業解一惑?”
“天尊請講。”董承鈞笑道。
“萬業此行,是否如願?”白澤問道。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董承鈞說道,“天尊,可知一件往事?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瞻前顧後。至聖先師聽聞此事,說了一句話:‘再,斯可矣。’天尊生有七竅玲瓏心,這點道理,想必懂得。”
這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白澤又問:“再請問董先生,八境求‘坐忘’了因果,九境之始,又講‘紅塵之厄’纏身,不得逍遙而又求逍遙,是何道理?”
“道理道理,即非道非理。”董承鈞笑道,攤開手掌,復又握住,如此反覆,看向白澤,“天地萬物,一陰一陽之謂道。正如這手掌和拳頭,各有各的妙處。一味求‘坐忘’,自詡斷情絕義,非人哉。紅塵纏身,此厄難解,亦是煉心,不忘為人。”
“諸子百家,各有各的解法。道曰:‘無為而無不為’,儒曰:‘無所為而為’,墨曰:‘兼愛非攻’。諸如此類,皆是要人成為人。”
“既是使人為人,何求‘飛昇’以成真仙?”白澤問道。
“天尊乃道門出身,豈不聞道祖所言,‘名可名,非恆名’?正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董承鈞笑道,“真仙也好,入神也罷,不過是第十境的‘名’。你要願意,第十境,亦是‘聖人境’。”
白澤默然不語。
後世之人間,三教定綱,六境便已經是聖人境。
沒成想萬年前的人間,十境才是聖。
“天尊,你久居樊籠裡,不知如今這世道,神仙兩道皆已敗亡。”董承鈞意有所指,笑道:“人教是最後的光。此光若滅,再無人間。”
“萬業受教了。”白澤禮道。
“不敢當。”董承鈞躲開那一禮,笑道:“天尊心思通透,必然能明白這其中的玄機。”
“那神子既然不好殺,能不能殺,萬業不敢給董先生保證。”白澤說道,“葬仙棺我拿到之後,便將它一併送給董先生吧。還請董先生護道一場。”
“呵呵,天尊又說笑了。”董承鈞笑道,“雲深不知處那位百花仙子,她的護道之人,不正是天尊你嗎?護道不敢當,左右近來我也無事,便遠遠地看上一看吧。”
“那便有勞了。”白澤說道,“去也。”
說罷,紅衣劍客已破空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