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大亮,小溪邊蹲著洗衣服的女人們。

李桂娥揹著小丫,蹲在青石板上,賣力的洗著一家五口的衣服。

她悶悶不語的埋頭,並不插話村婦們的閒聊八卦。

當有人說到,紀家的紀老四和他媳婦沈知青,回來小溪村後,李桂娥差點滑倒進小溪裡。

她睜大眼,急切的問那人:“真的嗎?你說的都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我妯娌就是小溪村的姑娘。

她昨天回孃家,還去紀家看了熱鬧,給她的小寶得了個好名字。

那沈知青啊,不愧是城裡姑娘,又美麗又大方。

還給她之前教過的幾個孩子,都取了好名字呢。

我妯娌就大著膽子,也讓沈知青給小寶取了一個。”

“哎喲,沈知青可是文化人,聽說還考上了雲大呢,給你家小寶取了個什麼名字啊?”

有人新奇的追問。

“祝安邦,安邦定國,天下太平,要我說啊,這就是大人物才有的名字呢!

趕明兒我也去小溪村,找沈知青幫我家大寶也取個好名。”

村婦們吵吵嚷嚷的,都說要去找沈思清給娃兒取名。

李桂娥眸光亮的驚人,把衣服塞回腳盆裡。

起身就往家裡趕去。

“哎,家寶媳婦,你今天洗得倒快啊,這就家去了?”

“呵呵,我洗完了,嫂子們,你們慢慢聊。”

李桂娥假笑兩聲,抱著腳盆快步離開。

回家晾好衣物後,她進房對婆婆王翠花藉口說,要去鎮上鄭裁縫那裡拿衣服做。

家裡全靠李桂娥手工做衣服支應著,王翠花自然沒反對,只是交代她快去快回。

李桂娥把兩個大女兒也帶上,背後揹著病怏怏的小丫。

出了祝家村,就一路往小溪村去,根本沒去鎮上。

她交代兩個女兒,一會見了人要嘴甜,叫叔叔阿姨,然後……

見到她跪地上哭,大丫和二丫也趕緊跟著跪下哭。

雖然兩個小丫頭不明白母親為什麼讓她們這麼做。

但她們信任自己的母親,相信母親讓她們做的,都是能給她們帶來好處的事。

大丫今年七歲,有些懂事了。

她就知道,之前媽讓她去鄭裁縫面前哭。

鄭裁縫馬上就拿了雞蛋糕給她和妹妹吃。

後來媽又讓她和妹妹對鄭裁縫嘴甜,每次見到要叫鄭爸。

鄭裁縫開始避著她們,後來漸漸接受了,居然每天會給她們買零嘴,對媽媽也更好了……

媽讓她們去了紀叔叔和沈阿姨面前哭,肯定又是有好處拿了!

昨晚鬧了半夜,紀家人起得有點晚。

直到天亮,才搬了竹床回屋裡。

沈思清和紀柏舟收拾東西,準備僱牛車去縣城。

紀鴻才牽著小玉米的手去開院門。

從家門前過的村人,見爺孫兩出來,都笑眯眯的打招呼。

紀鴻才一雙老眼在人群裡尋找,也沒見誰受傷。

他倒是想簡簡單單就把賊給捉住,但這怎麼可能呢?

人家既然做賊,那就有那個腦子把自個藏好。

賊倒是沒瞧見,遠遠見到李桂娥領著三個娃走過來。

紀鴻才嚇了一跳,忙讓小玉米進屋。

他推著門板,就要關起來。

李桂娥眼尖,看到了紀鴻才的動作,她故意大聲疾呼:

“紀叔,紀叔,是我呀!”

她撒開倆孩子,揹著小丫連奔帶跑的滾到紀鴻才面前。

瘦弱的手堪勘好擋在了門縫:

“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