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幾個孩子也都好奇的,把目光放在沈思清身上。

村民們瞪著眼,豎著耳朵,等著聽沈思清解答。

“大學裡的房子都是高高的樓房。

和咱們住的土房子完全不一樣,每個房子裡都是窗明几淨。

天熱還有電扇,冬天有熱水。”

“電扇,天吶,每個房子裡都有電扇……”

村民們難以想象,小溪村至今沒有通電,電扇更是昂貴的奢侈品。

把每個房間都裝上電扇,對他們來說就猶如天方夜譚。

“不管白天還是夜晚,整天都通著電。

不用點油燈和蠟燭,按一下開關,電燈就來了。

光源穩定,不會忽明忽暗,晃花了眼睛。”

“要是有了電燈,坐在電燈下繡花,納鞋底,不知道多好……”

么妹媽發出羨慕的感嘆。

“是呀,不像油燈,風一吹,那火光就亂飄。

我老孃曾經是咱們紅旗公社最出名的繡娘,可惜了四十歲上就繡瞎了眼……”

“食堂裡的飯菜有十幾種,任你挑選。

每一餐葷素搭配,幾乎不帶重樣的,還有專門的人給你們打飯呢。”

冬瓜幾個小男孩舔了舔嘴唇,差點流下哈喇子。

“沈老師,那我們天天能有肉吃嗎?”

“那可不,不光天天都能吃肉,而且啊,國家還有餐補。

你要是成為優秀大學生,還有獎金呢,想吃多少肉都可以。”

這話是沈思清誆他們的。

雖然不至於想吃多少肉都可以,但可以保證每一頓都有精肉和精糧。

國家對大學生的待遇很高。

等么妹,冬瓜他們真的考上了大學。

自然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不會糾結在肉菜上。

沈思清默默心算。

等他們幾個考上大學,是十年後的事。

那時候已是1988年,國家早已度過了糧食危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沈老師,我要考大學!

沈老師,你不在村裡,我有好好練字,你看你看……”

冬瓜獻寶一般的,把自己的作業本呈到沈思清的面前。

么妹也不甘示弱,一屁股撞開冬瓜:

“沈老師,先看我的,先看我的。”

沈思清摸摸這個,拍拍那個:

“一個個來,我都看,我都會看的,乖點,排好隊哈。”

沈思清翻開作業本,每一個都稍加點評,誇了又誇。

最有趣的是三牛,也就是李大牛的弟弟。

這孩子字寫的不怎麼樣,卻畫了一手好畫,無師自通的很會畫人物肖像。

只有九歲,卻把沈思清畫得有模有樣。

雖然不夠專業和精細,但每一個拿到這幅畫的人,都能認出來是沈思清。

說明他抓了人物的神韻,這樣有天賦的孩子,如果加以培養,肯定能有一番造化。

紀柏舟忍不住誇道:

“三牛真厲害,比你哥還強呢!

你要好好學習呀,早日考進城裡,讓你哥給你找最好老師。”

“對了,悅薇的爸爸就是咱們雲大美術系的教授,也是咱們國內頂尖的畫家。”

沈思清眼前一亮。

“不過三牛現在還小,文化基礎還不夠。”

沈思清摸摸三牛的小腦袋:

“三牛啊,你要好好讀書,將來考進城裡,沈老師幫你找個國內最厲害的畫家當導師。”

三牛眼睛亮晶晶,心裡暖呼呼的。

他就知道他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