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

按照關峰的建議,偵查方向暫時鎖定在一個身高1米76上下,體重140斤左右,二十五歲左右的年輕人身上。

當這個調查方向出來,二組成員見識過關峰的推斷過程自然都表示贊同,可一組人馬卻都紛紛表示懷疑。

隨隨便便一個猜想出的東西,直接否決他們這三天的調查內容?

這不科學!

也不符合辦案的流程!

最終是鄭遠東力排眾議,直接讓他們送來照片。

那是三天前案發現場留下的足跡照片。

他想要優先確定二者是不是同一夥人作案。

一旦確定就可以併案調查。

當然,鄭遠東要人送照片還存著另一個打算。

技術科那邊馬上就要出結果,兩相對比,正好印證關峰到底是不是真有本事。

雖然他剛才在一組面前撐關峰,實際上心裡還是沒底,希望利用這樣的機會佐證自己的眼光。

關峰對這一切自然心知肚明,對鄭遠東的力挺表示感謝,接到照片後更不廢話,直接坐在車裡觀摩起來。

十分鐘後。

關峰放下手裡照片,迎上鄭遠東和組員們的目光,緩緩點頭道:“目前能夠確定,二者為同一人,至少拋屍人的體態特徵完全吻合!”

鄭遠東當即問:“有把握嗎?”

關峰想了想,肯定道:“9成吧。”

9成?

在刑偵領域。

這個結果幾乎可以說板上釘釘。

鄭遠東不由得擰了擰眉。

要不要採信?

思量間。

“鄭隊,化驗結果出來了!”

陳學文走過來。

鄭遠東問:“老陳,到底什麼結果?”

陳學文推了推金絲眼鏡,翻開檔案,指著結論道:“根據化驗報告,這尼龍繩的材質和三天前一致,兩起案件應該是同一夥人作案!”

鄭遠東表情一凝。

還真被這小子說中了?

他看向陳學文追問:“以尼龍繩來判定,會不會過於武斷?”

陳學文搖頭道:“每一個廠家的尼龍繩材質都有細微差異,加上新舊程度、磨損等痕跡,實際上在化驗室條件下,區別很大,幾乎不具備可複製性。”

“以目前現有證據判定,兩起案件重合可能性高達99%!”

鄭遠東就徹底放下心來。

下一刻。

他看向關峰,目光中透著驚訝。

三分鐘前!

關峰言之鑿鑿二者為同一批人。

他雖然力挺,心中卻始終有一絲猶豫,畢竟足跡鑑定不是那麼容易的。

可現在化驗報告拍在面前,從技術角度徹底證明關峰的說法,他心中再無懷疑,吩咐道:“通知一組,按照關峰剛才的結果進行排查,不要漏掉任何一個嫌疑人!”

“是!”

幾位組員紛紛點頭。

......

接下來。

兩個小組徹底忙碌起來。

經過緊密摸排,以及24小時三班倒。

第二天下午。

警方終於鎖定一名嫌疑人。

姓名:李強偉。

身高:176厘米。

體重:142斤。

年齡:26歲。

關峰指著投影儀上的資料介紹道:“這是我們透過監控摸排出的一位嫌疑人,對方很謹慎,兩次出現都是在距離現場500米開外的監控中。”

“不過兩處案發現場距離很遠,一個在城南,一個在城北,對方都出現,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