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陳登,徐盛二人皆是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劉備。

唯有惟賢惟德,才可服治下之人。

這句話對二人對於雄主的想法,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楊乾則是靜靜的看著劉備。

這才是劉備,這也就是劉備,二十八歲,白手起家也唯有劉備,若早幾年,不敢想…。而楊乾還曾聽過這樣幾句話:

有人說他是一面鏡子,看他,就像是看自已。也有人說他是一名真英雄,屢戰屢敗,可不屈不撓,也唯有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他十五歲遊學四方,尋師訪友,常思…上報國家,下安黎民!可如今,他已二十有八!終是一事無成!到頭來…只能空懷壯志…心中滴淚…試問!一個人能有幾個二十八歲呢?

隨著眾人聽完劉備剛剛所說的那句話後。

眾人在府內的談話,更加親切。

對於劉備不以身份壓人的性格,就連徐盛都不得不暗自佩服。

時間流逝,微風拂來…

徐盛站起身,拱手道:“諸位,時候不早了 盛已見到玄德公之容,今日在此受益匪淺,盛…也該回琅琊了”。

楊乾起身,挽留道:“賢弟不多住幾日”?

劉備與陳登點頭,隨後盛情邀請。

露出笑意,徐盛看著眾人道:“兄長、玄德公,陳先生。請恕盛不能久留,待盛回返琅琊,再回吳郡告知家母這裡情況,盛一定主動來投,屆時在與諸位把酒言歡,可好”!

“好”!!!

劉備,陳登,楊乾三人笑著道了聲好,便一起將徐盛送到府外…

“賢弟,為兄送你出城”!楊乾朝騎在馬上的徐盛道。

“籲!兄長留步,盛可記得出城的路。玄德公,陳先生,保重”。徐盛笑著阻攔楊乾,隨後與劉備、陳登道別。

誰知楊乾不聽,直接來到駿馬前,拉過徐盛的馬韁:“賢弟,為兄可忘了告訴你,就是十頭牛,也拉不回為兄的決定”!

騎在馬上的徐盛聞言,大笑起來,看來自已認的兄長脾氣很倔嘛…

劉備與陳登也被這一幕給逗樂了…

楊乾揮手向劉備與陳登示意後,便牽著馬與徐盛一邊朝城門走,一邊說著話,其中最多的就是各自未來的抱負…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

楊乾在城門外將馬韁遞給徐盛。

徐盛在半空中猶豫片刻,才緩緩接過,隨後拱手抱拳:“兄長,後會有期!弟去矣”!!說罷,兩腿一蹬,駿馬就如射出的箭矢脫離箭弩…

一直到徐盛的最後一絲身影,緩緩消失不見。

楊乾才慢慢的返回城中。

‘不曾想今生於此,還能得一賢弟…’回住處的路上,楊乾看著下邳城內,街道上熱鬧趕集場面,負手前行感嘆般的道。

翌日,陽光明媚。

今日不用訓練兵馬的楊乾穿著不久前劉備賜給他的墨色錦袍。

楊乾自身,身姿挺拔,容顏似畫,眸光之冷傲,氣質之清冷淡雅,

頭髮被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有著一種說不出的俊逸…

乍一看若非男兒身,若只看五官。

還以為是哪家的姑娘出門了呢…。

來到街上。

楊乾是東愁西看,這…好不容易能閒一天。

楊乾想著要把下邳城走一遍,打發打發時間。

再不濟就一會兒騎馬出城,去郊外用打獵。

或者是看看外面有沒有河。

楊乾可記得,自已自從軍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