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晶片?不,是大腦! (第1/3頁)
我一車企,造變形金剛不對口嗎? 海綿寶寶333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二天,林天馬果真兌現了他的承諾,給趙陽和研究團隊的每個成員發放了一個裝滿資料的隨身碟。
當團隊成員們將隨身碟內容匯入電腦,逐一檢視這些資料時,他們的表情從最初的好奇,逐漸轉變為震驚。
隨身碟裡包含的不僅僅是一般的市場分析報告或是行業趨勢預測,更有林天馬和他的團隊多年來積累的研究資料、詳盡的技術路線圖、以及一些前沿科技的探索報告。
其中一些技術點甚至是趙陽和他的團隊成員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李浩是第一個緩過神來的,他忍不住讚歎道:“這…這是我們要研究的專案嗎?林董事長竟然已經做了這麼多準備和基礎研究。”
王明緊接著說:“看這技術路線,如果能實現,我們不僅能在晶片領域取得突破,甚至可能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張楠則更加關注報告中提到的一些前沿科技:“這些技術如果能夠應用到實際中,無疑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競爭優勢。但這也意味著我們面臨的挑戰同樣巨大。”
在仔細研究了隨身碟中的資料之後,趙陽和他的團隊發現了林天馬為他們準備的一項革命性的晶片製作方式——“神經織網技術”。
這項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一種特殊設計的奈米材料,構建出與人腦神經元相似的結構——“神經織網”。
這種織網不僅能模擬神經元之間的連線,還能在電訊號傳遞過程中自我學習和最佳化,極大地提升處理複雜計算任務的能力。
與傳統晶片相比,“神經織網”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它的高度自適應性和學習能力。
它能夠根據輸入資料的變化,動態調整內部結構,實現更高效的資訊處理。
這種方式在理論上可以大大減少計算所需的時間和能量,提升晶片的效能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此外,“神經織網技術”還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
在遇到區域性損傷時,它可以透過內部的網路重新配置,維持或甚至提升原有的計算能力,這一點類似於人腦在受傷後的自我修復過程。
趙陽和團隊成員們對這一技術的發現感到震驚。
他們意識到,如果能夠成功實現這一技術,那麼他們不僅僅是創造了一款新晶片,更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計算模式,這將是對整個科技界的巨大貢獻。
趙陽和他的團隊成員們圍坐在一起,電腦螢幕上的檔案仍然開啟著,顯示著那些令人震驚的“神經織網技術”資料。
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厚重的沉思氣氛。
“這項技術,真的是我們目前所能理解的範疇內的嗎?它看起來像是來自未來。”趙陽忍不住發問,他的聲音中充滿了不確定性。
李浩皺著眉頭,顯然也被這個問題困擾著:“我之前確實聽說過一些類似的概念,但沒想到它已經被具體化、並且如此先進。”
王明輕輕敲擊著桌面,思考著:“這種技術如果真的能夠實現,我們可能就站在了科技革命的門檻上。”
張楠則是滿臉疑惑:“但這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之前從未聽說過有人在這方面有如此深入的研究。”
正當團隊爭論不休,試圖解開這項技術的來源之謎時,林天馬悄無聲息地走進了會議室。
“很奇怪嗎?”林天馬的聲音打斷了大家的討論,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了他。
“這是我自己的研究成果,只不過想要復現,確實非常消耗精力,所以才把檔案給你們。”林天馬平靜地解釋道。
趙陽和團隊成員們瞬間被震驚了,他們相互對視,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你是說,林總,這全部都是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