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呢不僅可以畫人,亦可畫物畫景。”

“用簡單的一筆一劃,輔以技巧,將真實的東西畫出來。”

····

“多謝李公子指點,奴家受教了。”

要知道她這些日子連媽媽安排的工作都給推了,專心練畫,對著李秋的那幅畫畫了不知道多少遍。

越畫越是能夠深入瞭解此道不凡,在不斷摸索中她終於能夠成功畫出來了,可始終覺得有所欠缺。

今日李秋的指導,讓鳳雪兒醍醐灌頂,之前怎麼也想不到的處理方法,這一瞬間都想通了。心裡不由得對創造出此等畫技的李秋更是欽佩。

李秋還現場作了幾幅,分別畫了如煙,小陶,以及柳如雪。

當柳如雪看到自已出現在畫中,眼中異彩連連。

直接出手將畫拿在手裡,寶貝似的收了起來。

···

辭別了鳳雪兒,柳如雪該見識的也都見識過了,打道回府。

卻不想還沒出天香樓便被老鴇子攔住。

“李公子慢走,今日重陽佳節,不知李公子可否留下些佳作?”

“我沒···”李秋直接拒絕道。

“一首詩一百兩銀子,公子看如何?”

老鴇子諂媚道。

“拿筆來!”

不是李秋見錢眼開,實在是她給的有點多。

老鴇子高興地嘴都咧到耳後根去了,忙讓人去準備。

要知道李秋自從上次中秋宴會上奪得詩魁後,那一首明月幾時有直接封神,不僅讓李秋名聲大盛,也讓他們天香樓的業績都提高了好幾個指標。

也就是雪兒那丫頭不懂事,非要去專研勞什子的畫技。

畫畫能當飯吃啊!

要知道那些貴客遠道而來大都是為了聽鳳雪兒吟唱明月幾時有的。

今日若是李秋能夠再作出好詩來,那今後天香樓直接起飛!什麼醉雲樓翠雲樓的,老孃統統不放眼裡!

拿起毛筆,李秋閉目想了想,前世學過的重陽節的詩詞倒是不少。

一百兩一首?

那我可就不客氣了,這段時間又是蓋房子又是要建酒廠的,李秋手裡的銀子也所剩無幾。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首詩很快完成,這首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謂是描寫重陽節的最有名的詩了。

尤其是前兩句,不知被多少每逢佳節無法歸家之人寄予了自已真摯的情感與思念。

“好詩!”

“李公子果然大才!”

“既生瑜何生秋啊!嗚呼哀哉。”

“李秋公子好帥啊,我還喜歡···”

····

寫完一首,李秋接著蘸了蘸墨汁,繼續寫。

這才哪到哪,待會讓你們見識什麼才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

哈哈,銀子們乖乖到我懷裡來!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又是一首詞寫完,這首來自婉約派詞人易安居士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詞中濃濃的淒涼寂寥的氛圍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甚至有不少女子都淚流不止,似是感同身受般。

“李公子好壞啊,作的詞讓人家都哭花妝了。唔唔唔~”

“這詞真是···厲害啊。”

“我怎麼聽著像是女子的閨怨詩···”

“你們懂啥,李公子這是博學多才,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