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帆媽媽一聽孩子說的這些話,那是喜上眉梢呀,對小溪是越發客氣,自己飯也顧不上吃了,光顧忙著給小溪夾菜了。周帆奶奶也是開心的,說道:我就知道佩霞(志恆媽媽)是個靠譜的,雖說她家條件不太好,那是她清高,不願求人。她說好的,就一定是好的.我們是省了好大的彎路呀,哪天,你們也把人叫過來吃頓飯,就說我想她了。”

周帆媽媽在一邊一個勁的應“是”。她現在是隻要兒子好,其他一切都好說呀。之前兒子上補習班,請私教,可沒一次像今天這樣說話的。可見兒子是喜歡這個老師的,也說明老師講的他真的聽懂了。

下午是崔丹婷上課,孩子也是下課後就一蹦一蹦地跑向媽媽,這三個裡,她最小,其他倆個都比她高一年級。

拽著媽媽手就說:“小溪老師講的課一點都不無聊,我自己感覺做題都可快了呢,初一的知識一點也不難。”小溪都不用說話,丹婷媽媽已笑開了花,接連道:“那我們就讓小溪老師教.”

邊忙著給小溪道謝。

此時,劉子健和他媽媽也已經來了,已經聽過了周帆說的,現在又聽到了丹婷的話,他們還沒上課,就先跟著開心了,看來這個老師確實是有實力的。

接下來,是吃晚飯的時間了,大家也都坐在一起。這時,小溪問了上過課的孩子感覺怎麼樣,又問了兩位孩子的家長,兩個孩子和家長都決定了要上課的。子健媽媽見其他兩位都這樣肯定了。自己肯定也不能落後,表示他們不用試課就決定了也要上課的。

然後,小溪說課時費就按照志恆的課時費給,這三位家長都不願意了,紛紛說那不行,知道當時是本著鄰居幫忙的,現在既然正式開始教學生了,跟他們幾家一開始也是不認識的,就得按照市場價來收費。

小溪再三推辭也不行,子健媽媽直接說:“你別給我們省錢,我們三家不像志恆家,我們學費還是出的起的。不然,出少了,我們也心不安的。俗話說銀貨兩訖是一時交易。但我們不是,我們是細水長流。得到的多,付出才會多,這個理還是懂得的。我們也不多給,就按照市場價的中間價先給,到時,開學後成績提升了,我們直接按市場價的最高價給。”

其他兩家也是附和著,說他們都私下商量好了。主要是孩子耽誤不起。錢都是小事,該咋交錢就咋交錢。

說的小溪都不好意思了,別人都是嫌學費貴,到她這倒好,正好顛倒過來了,都嫌學費低了,家長竟然主動要多給的。

三個孩子家長說他們先把暑假的兩個月的學費交了,光這些,就差不多快夠五萬了,京都真是什麼都貴的,光這一對一補課費就比小溪在大學時高出了一倍還多。

小溪也沒跟他們客氣,就先都拿著了,自己也是正需要錢的時候。原先還想著等暑假上完課才會給的,畢竟是熟人介紹的,沒想到,給錢這麼痛快的。看來是跟外面的輔導班一樣了,他們也是按照規矩先給錢再上課的。

不過,這確實解決了小溪的難題呀,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小溪又覺得自己真是太幸運了,遇到的都是好人。

第二天上班時,接到了二大爺的電話,說已經幫她爸爸辦了住院手續了,醫生說,當前也花不了那麼多錢,讓小溪不用著急剩下的錢。

放下電話,小溪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能住上院就好。二大爺說危險性不大,畢竟是在腿上。說在醫院照顧人的事,小溪也不用擔心,他安排了他兒子,也就是二蛋爸跟小溪媽換替著照顧,剛好,二蛋爸這段時間沒活幹。小溪也是表示了感謝與感激,說請二蛋爸放心,不會讓他白忙乎的。

小溪知道,自己就是回去也沒用,她爸媽不會見自己的,正好,自己在外邊掙錢,請鄉親們照顧也一樣的。

那麼接下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