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老人這話一出,兩位阿姨是一點兒也不敢出聲了,畢竟自己家的生意可沒少得到二姨家的照顧。但是這位老師還是不甘心讓給別人呀。

倒不是她們找不到老師補課,現在滿大街的補習班,可是她們之前,錢可是沒少花,關鍵是沒出成績呀。就是請名師,專門一對一補課,也沒用,時間不等人,這都上初中了,再不努力,機會可沒了,道不指望能考個多好的大學爭光,可是也不能丟人呀,出去跟姐妹聚會,都不敢提娃了。

就志恆那成績,她們幾個親戚可都門清的,當初成績可是她們孩子中最差的一個,這如今都考上市裡最好的高中了,她們家的要是考不上,不得丟大人了。況且志恆家的條件那麼不好,住個老破小區,要不是聽說今天老師也來,今天的慶功宴,她們人都不一定來的,最多也就是封個紅包了事。畢竟到這也吃不了啥好飯的。

可見,人到中年,活得就是個孩子,家裡條件再好又有什麼用,人家都炫孩子的時候,自己只能閉嘴呀。

不過,現在可不能閉嘴了。現在可不是錢的事了,少掙點就少點吧,這可是關乎到下一代的面子的事了。有個好文憑,不管幹個什麼工作,也不會被人笑沒文化了。

不行,還是得上前搶,大不了以後物質上多孝敬點二姨。

最先說話的阿姨小玲不敢跟二姨搶,轉頭對準了小溪:“小溪老師呀,我姑娘可乖了,可喜歡有個姐姐了,正好你也是個外地人,以後就把我們家當成是自己家,這週末了就來家裡吃吃飯,有什麼需要下力氣的活就叫我一聲,一個小姑娘的單獨在外一個人生活也不容易的。”

小溪還沒搭上腔,老太太開口了:“行了,都別難為人家老師,先讓人吃完飯再說吧。”

小溪的耳邊總算清靜了一會兒。志恆的媽媽坐在小溪旁邊,也是趕緊給小溪夾菜,說了一大堆誇小溪的話。

這場景太熟悉了,大學四年,全靠這些媽媽們的讚揚,才能有飯吃,才能把大學上完。自己不僅把自己的學習心得總結下來,更是查了無數的資料,各種名師講課的影片也是看了無數,最後歸納總結出了一套最適合現在的孩子的學習方法,功夫不費有心人,上過小溪課的孩子還沒有說小溪教的不好的。

結果就是孩子們一個個的上了理想的高中,孩子的媽媽們送來了一句句的讚美,小溪知道,這些都是發自內心的,不摻雜一點的虛偽的。

當然,這也是小溪最希望,最喜歡的時刻,她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而不是隨時都可以丟棄的一件物品。當然,可能還不如物品,因為有的物品用時間長了,順手了,可是連丟都不捨得丟的。

而自己呢,12歲的年紀,已被父母趕出了家門,說就是死了也得死在外面,他們就當沒生過她。自己一個人躲在河邊的樹下餓了兩天,才被王奶奶找到,給領去了她家。

小溪吃著飯,發現自己又陷入了沉思,看來最近,自己是太閒了,之前的自己哪有時間想這些過往。是該再接點學生上上課了。可到底該選哪個學生呢,看眼前這局勢,好像選哪個都是錯。不由又看了一眼志恆媽媽。

沒想到,志恆媽媽吃的老香了,自己還擔心半天,怕給她帶來麻煩。不過,想想也是,這可是人家兒子的升學宴呀,兒子爭氣考上了好學校,媽媽還不得跟著開心一把。

平時節約的志恆媽媽,都趕潮流了一把,也跟著辦起了升學宴了。

小溪也安下心來,好好享用起了美食,畢竟,自己可是很少能吃到這麼多好吃的。

吃完飯後,大家都在聊天,沒有人走。除了著急的那三家,其他人大概是想跟著看熱鬧的吧。

剛剛的兩位阿姨也不敢先開口,可能真怕氣著老太太了。

最後,還是老太太先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