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行高度限制在離地面0-20米;

- 飛行時間15-20分鐘;

- 最大飛行速度120km\/h。

4. 安全系統

- 多重冗餘設計;

- 應急降落和平衡系統;

- 自動返航功能;

- 防碰撞系統。

5. 基本引數

- 載客:2-4人;

- 整車重量:1300kg左右;

- 最大起飛重量:1600kg;

- 地面最高速度:250km\/h;

- 續航里程:580km(地面)。

……】

郝強從動力系統開始講,公司已經可以量產超級鋰電池,但就是卡住不上市,計劃到2013年才正式上市。

高能量密度意味著電池包重量大大降低。

按照地面續航580公里的做功情況來看(W=Fs=MgL),理論來說,空中飛行距離L不到地面距離的十分之一,實際可能只能行駛三四十公里遠。

除非,換上鋰金屬電池,弄個幾百度電量。

那麼,這樣一款飛行汽車的實際意義在哪裡呢?

這也是現場無數人共同的疑問。

確實,從純粹的飛行效能來看,受限於當前電池技術,這款車的飛行距離相當有限。

如此短的飛行里程,乍看之下似乎顯得有些雞肋。

更何況,在國內現行的空域管制政策下,飛行汽車的使用勢必會面臨諸多限制和挑戰。

其實,郝強設計EF1的初衷,並不是要打造一款純粹的飛行器。

若只是飛行的話,就沒必要搞什麼地面飛行了,重量更輕。

它的核心價值在於突破傳統汽車的地形限制。

郝強開啟下一張幻燈片,展示了幾個具體應用場景:

想象一下,當車輛陷入泥淖或深坑時,短暫的飛行能力可以輕鬆脫困;

在野外越野時,遇到險要地形可以直接越過;

面對高空墜落的危險時,飛行系統可以自動開啟,安全降落;

在高速擁堵時,可以靈活規避部分路段;

甚至渡河過澗,都能從容應對。

更重要的是,郝強繼續說道,EF1在日常行駛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透過飛行系統與智慧懸掛的協同工作,即使在顛簸不平的路面上,也能保持超乎尋常的平穩性。

設想一下,當你不小心駛入一個深坑,傳統汽車可能會造成底盤剮蹭,而EF1卻能輕鬆平穩地越過。

如果碰到緊急剎車,飛行系統也能輔助剎車,從時速一百公里到靜止,可能不用二十米距離,而且不存在緊急剎車失控的問題。

所以,郝強強調道,EF1的飛行能力更像是一個強大的輔助系統,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飛行器。

我們追求的是在特定場景下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當然,他補充道:“如果在未來,我們擁有更先進的能源技術,理論上可以飛行幾百公里,那就製造純粹的飛行汽車。”

郝強說完這段話,會議室裡響起了鼓掌聲。

與會者們終於明白,EF1不僅僅是一個噱頭,而是一次真正的創新突破——它將徹底改變人們對汽車功能的認知,開創一個全新的汽車使用正規化。

董事長的設計,太有創意的。

就算有空域管制,但在廣袤的野外地帶,這款飛行汽車將擁有近乎無限的自由度。

根本不需要飛得很高,兩三米就足夠了。

這個高度正好可以輕鬆越過各種地面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