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昏黃的燈光下,林夜的腳步聲在空曠的空間內迴響,小心翼翼地離開了列車,他沿著軌道走向一個昏暗的出口,站臺旁邊的牆上覆蓋著無數張撕裂和黯淡的海報,宣告著早已過時的事件。

忽然,一陣不和諧的音符自遠處飄來,跌宕起伏,幽幽響起,宛如遺忘的旋律在黑暗中迴響。林夜停步傾聽,音樂低沉深邃,使他想起了古老的音樂盒,早已失去了光澤,卻在黑暗中固執地播放著它的歌曲。 他順著聲音的來源,來到了一扇狹窄的服務門前。門上塗鴉著奇怪的符號,顯得疏離而詭異。林夜深吸了一口氣,推開了門,進入了黑暗的通道,通道的盡頭微弱的光線透著詭秘的綠色。

音樂聲在這條長長的通道中愈發清晰,這是一首他似曾熟悉卻又無法完全辨識的老調子,音符之間似乎隱藏著某種力量,一種召喚或許是警告的力量。這條通道最終通向了一個龐大的地下室,裡面佈滿了棄置的工具和機器,風雨蝕刻的標記顯示這些裝置早已廢棄。其中,一個龐大的水泵機令人望而生畏,似乎在維持著某種不可思議的機制。就在這個寂靜的角落,一個老式的留聲機獨自坐在一張木桌上,正是它,發出了那吸引林夜至此的音樂。

林夜靠近留聲機,觀察著它復古的外形,下面的唱片轉動著,播放這看似無盡的旋律。留聲機陳舊,但它的存在在這個場合顯得意外且不合時宜,就像它被刻意放置在此處一樣。 留聲機的旁邊,是一個塵封已久的檔案箱,他開啟了它,裡面儲存著地鐵系統的一些歷史檔案。

牆壁上的時鐘已停擺,指標指向了那場災難發生的時刻,彷彿時間自那以後就再未前進。留聲機繼續播放著那首曲子,音符滲透進他的每一次呼吸,頻率與他的心跳輕微地共振。

留聲機周圍擺放著一些散落的紙張,些許筆跡依稀可辨,記錄著歷史的碎片。他拾起一張與姐姐消失的那夜相關的報紙,頭版上打著大標題報道著事故,但林夜的眼睛卻捕捉到版面下方的一則小廣告,其中隱晦地提到了“輪迴夜晚”的字眼。

報紙的邊緣呈泛黃的顏色,並帶有輕微的燒焦痕跡,給人留下了倖存於火災中的印象。林夜環顧周圍,這裡曾是數不清的人來來往往的地方,現在只有他一人,站在無聲的車站上,試圖解讀那些被火吞噬的歷史暗示。他將目光轉回至散落一地的各種檔案和紙張。其中有些是車站運營早期的規劃檔案,有些則是不詳的乘客記錄。報紙的發現似乎在暗示著,這場火災可能並非偶然,而是有預謀的事件。

不遠處,一排廢棄的儲物櫃敞開著,像是在等待某人來檢視它們腐朽的內容。林夜走過去,用手電筒的光線掃過櫃子內部,裡面堆滿了遺棄的物品和厚重的塵埃,顯示出長時間無人打理。在櫃子最深處,他注意到了一個包裹著厚布的物件。他伸手拿出來,露出一個鏽蝕的金屬盒子。盒子上鎖著,但鎖早已由於潮溼和鏽蝕變得不堪一擊。林夜用手中的小刀輕鬆地撬開了鎖,盒子裡面裝著一些老照片和信件,以及一個破舊的筆記本。

這些照片中有些是人物肖像,而有些則拍攝了地鐵站和列車的老舊場景。信件和筆記本則記錄了過去某個時期內的平常生活瑣事,但其中有些字句似乎與林夜這次追查的火災和失蹤事件相關。林夜一個個翻看過去,他的專注和努力逐漸構築成一個清晰的影象,這這些散落的片段中,隱隱約約形成了一張網。網的中心,就是那場災難性的火災,以及被掩蓋在肆虐烈焰背後的真相。當林夜拾起筆記本的時候,他注意到封面有著和報紙廣告相同的“輪迴夜晚”字樣。他立刻翻開筆記本,一頁一頁地尋找著可能的線索。而筆記本的最後一頁,用潦草筆跡書寫著一個日期和時間,那一晚,正是林寒月失蹤,以及地鐵站火災發生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