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下旬,新兵連終於解散了。
混了三個月後,江浩感覺自己的銳氣都快被磨沒了。他聯絡過很多大學戰友,發現只有自己一直在新兵連裡消磨鬥志;他很羨慕那些已經在連隊工作半年的、可以參加年底考核的戰友。
所謂的“當兵鍛鍊”,到底有多大意義呢?
江浩本就老實本分、為人低調,對待工作任勞任怨、樂於吃苦,他能切實地把自己當成普通一兵,能從兵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
因此,他總感覺自己應該早點回到老連隊裡,儘快適應排長這一崗位,儘快開啟工作局面,儘快提高自己的指揮管理能力,而不是一直待在新兵連裡,“體會兵的感覺,與兵形成共情”。
畢業之初,戰友們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如今,江浩已經被甩下三四個月了。
好在,他終於又回到了老連隊,並且還擔任了連隊新兵排的排長。
原來,指導員考慮到,如果直接將新兵下放班排,有點為時過早,畢竟新兵還不熟悉自己的連隊,不如再集中訓練個把月,春節前再分到各班。
於是,和新兵同吃同住三個月的江浩,重新戴上了中尉的軍銜,成了這批新兵的排長。
排裡設定了三個班,分別對應連隊的三個排,三個班長自然也由相應的排去指派。
這三個老班長都是三期士官,也就是上士,軍齡比江浩長很多。
江浩想起軍校時隊領導的教導:“一定要和手下的班長們搞好關係”,於是他也開始實踐這一點:和班長交流時心平氣和,多徵詢他們的意見;偶爾買些小零食,“籠絡”一下這幾個班長;沒事去找班長們嘮嗑,吹吹牛逼、侃侃大山;對排裡面的整體工作,只需統籌一下,把住大的方向,具體到各班的話,則放手讓班長自己搞;如有機會,想方設法為這些班長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至於新兵,因為還隔著班這一級,江浩並不會具體到單個新兵去管理,而是利用點名、集合等時機,加強思想引導,激發前進動力。
連隊設定新兵排的目的,無非就是讓新兵在班長的引導下,儘快適應連隊的工作生活節奏,至於訓練成績的提升,倒可以往後放一放。江浩對此自然也心知肚明,因此他的工作思路就是保證安全穩定的基礎上,一方面穩步推進基礎訓練,另一方面,努力把“兵之初”的這些年輕人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
就在江浩準備大幹一場、“不辱使命”的時候,意外再次出現了。
元旦前幾天,戰士們都在議論一件事——接下來他們將前往另一座城市,在一個部隊大院裡面擔負為期一年的保障任務。
緊接著,指導員召集幹部開會,也說起了此事。指導員說,他去找過營長,想推掉這樁差事,但營長不同意。如果去大院裡保障一年的話,戰士們可能會過得很爽,但對連隊的整體建設,卻會帶來較大的影響。
江浩聽到這個訊息後,心都涼了。
為了他,林菲已經來到了安縣的那個小山村;他呢,好不容易才“熬”過了新兵連的三個月,正準備迎接“兩三個週末外出一次,與林菲約會”的美好生活……
如果去了大院,他和林菲又將相隔數百公里,這意味著,他們又恢復了異地戀。
江浩心裡頗為驚慌。他聽說連隊並非所有的人都去大院,有大約一個排的兵力會留在安縣,擔負上級指派的另一項任務。
元旦前夕,夜裡熄燈後,江浩思慮再三,還是敲開了指導員的房門。
白白胖胖的指導員,依舊十分和藹,他詢問江浩有什麼事情。
江浩便將自己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指導員做了彙報,最後他說:“指導員,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留下來,負責剩下的這一個排。當然,如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