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挑了一瓶櫻桃醬。
隨後,江浩又到外面買了一隻烤雞,而他們這個做飯小組則購買了蔬菜、大米、調料、雞蛋、雞肉等,回去後將冰箱給裝得滿滿當當的。
下一日,他們便開始上課了。
教學樓在宿舍樓的北側,中間隔著三十來米。教室面積不大,也就能容納一二十名學員。
他們的第一個老師是一名上尉,名叫Ayhan,也是他們的班主任。他年齡三十多歲,個子不高不矮,有些微胖,說起話來總是帶笑。
班主任用不太熟練的英語,給他們簡單介紹了學院的基本情況。他說,這是基礎語言培訓班,過些天還有一些國家的學員會前來報到,到時中國學員也會被分到兩個班裡。
介紹了一節課後,班主任開始給他們講解土語的基礎知識,一會使用英語,一會使用土語。江浩一時聽不太懂,有些茫然,好在課程的進度很慢,並且他們畢竟是成年人,“言傳意會”的本領還是有的。
江浩他們領到了幾冊課本,最先使用的是A1等級的本國語言教材。班主任說,他們總計要學習4本教材,從A1到B2(屬於中級水平),平均每兩個月學習一本書。
他們依舊從基礎的字母開始學起,主要是練習發音。土語裡面有個字母“R”,不同於英語中的R,這是個顫音。
土語大哥曾給他們說過,有些人生來就發不出這個顫音,比如出國前的那個女老師,就不能很好地發出這個音。
要發出這個音,首先需要將舌頭抵在上齒內側,堵住整個口腔,然後將氣流透過舌尖吐出,進而使得舌尖發顫,發出這個顫音。如果習慣之後,就不需要第一步,也就是用舌頭堵住口腔的這個環節,直接就能讓舌頭髮顫。出國前,他們也曾嘗試過這個顫音,有些小夥伴還真的像模像樣了。
班主任先發出了幾聲誇張的顫音進行示範,然後他們便開始練習,這時候江浩 “嘴笨”的毛病就暴露無遺了——他怎麼也找不到那種讓舌尖顫抖的感覺。
練了一會,班主任讓同學們逐個嘗試顫音,其他的小夥伴們都挺聰明的,很快就學會了,雖然發音不太準確,但那種顫抖的感覺已經有了。
輪到江浩時,他嚴格地按照動作要領,讓氣流快速地從舌齒間衝過,但是他的舌頭太笨了,顫動的頻率很慢,以至於聽起來像是“得得得得得……”
班主任聽完他的發音後,瞬間發出了爽朗的哈哈大笑,其他小夥伴也都鬨堂大笑,課堂氣氛是如此的輕鬆和活躍。
如果算上大學,江浩從小到大也上過16年的課了,但眼前的這種教學氛圍,卻是他前所未聞的,他對土語的學習興趣,也被徹底點燃了!
他們每天要上3次課,每次課包括兩節課,因此一天共計6節課,上午從8:30到12:30,下午從13:30到15:30,隨後便自由了。
負責給他們上課的教員,有肩上帶星的軍官,也有肩上不帶星的准尉。帶星的屬於職業軍官,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經驗豐富;不帶星的,大多剛從地方高校畢業,比如Zafer,他們來部隊工作一年,算是完成最基本的兵役,相對來說,教學水平不如專業的老師。
整體來說,課程的三分之一由專業教員負責,其餘就由這些准尉們負責。但是,不管是哪個教員,課堂氣氛總是非常的活躍。
第一天下午放學後,江浩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掏出手機,登陸微信,開始與林菲影片。這時的國內已經快九點了,江浩興奮地和她訴說著這幾天的見聞。
聊了半個多小時後,林菲要睡覺了,於是江浩開啟書本,開始複習和預習。
出國前,培訓機構曾經給他們每人發過一本大字典,靠著字典,學習起來還是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