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上帝之矛概念技術,殲星艦概念技術,暗物質概念技術 空間概念技術。

四人聽著蒼龍國領導人張口就來的技術一副不相信的道:你家那麼多技術都沒有公佈?,那個概念技術是已經進入實驗階段了嘛?對此蒼龍國領導人微微一笑沒有正面回覆。

其他領導人也都表示自家的常規技術也沒啥共享的不過會服從聯盟安排進行資源整合,接下來五人討論結束,最後定下由蒼龍國現任國防部長顧明作為曙光空間站的第一任指揮官,蒼龍國前任科學院院長姜九幽就任守望者聯盟科技院院長,同時他們五人也將宣佈卸任國家領導人職責將擔任聯盟五常理事職責。

第二天中午12點再整個藍星的見證下五面代表藍星五常的國旗永久的降了下來,同時一把劍盾交叉的嶄新聯盟戰旗緩緩升了起來,戰旗周圍代表士農工商的四個標誌圍繞著劍盾隨風飄揚。戰旗下藍星五常領導人簽訂和平條約,對著聯盟戰旗宣誓,人群歡聲雷動。

新生的守望者聯盟接下來開始迫在眉睫的進行著資源整合,聯盟將地月系作為基礎以月星作為核心建立複合體曙光空間站,同時組建十二支黎明星際艦隊。

隨後聯盟進入休養生息階段,準備開始分批次進行人員遷移,由於常年戰爭,目前全世界人類數量急劇縮減到20億,這個時候有一批各界精英人士願意以人類先驅者的身份,前往地月系建立前沿基站。

於此同時在聯盟的不懈努力下2872年3月藍星第一艘以守望黎明冠名的旗艦成功問世。作為主艦的它將帶領這一批各界的精英前往地月系。

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歷經三年曙光空間站基礎框架已經具備。隨後同年6月聯盟這邊神衛級空天母艦也成功問世,相繼8月神策級戰略護衛艦,狩獵級戰略巡洋艦,貔貅級補給艦也相繼問世。與此同時第二批遷移人員也將跟隨這一批星際戰艦前往曙光空間站。

在之後8年裡,藍星守望者聯盟一共向曙光空間站輸送了8批人員,每批10萬人目前空間站前置工作已經穩定。生活區已經可以容納200萬人生活

2888年3月初,歷經13年,曙光空間站目前已經建造到可以同時提供2000萬人生活,每個月還在以成倍的效率加緊建造中,整個藍星守望者聯盟開始進行大批次人員遷移,每批100萬,每7天一批,整個藍星守望者聯盟55歲以下人員都在遷移計劃中,而55歲以上的老人都有聯盟提供的智慧仿生機器人照顧,留守藍星的人員聯盟為其提供了30年的生活保障,30年後只能聽天由命了。

而歷經13年目前的曙光空間站軍備方面也已經有了3艘冠名級主旗艦,12艘神衛級空天母艦,80艘無畏級戰列艦,120艘神盾級護衛艦,14艘神策級戰略護衛艦,10艘錘頭級戰列巡洋艦,6艘狩獵級戰略巡洋艦,2艘上帝之矛級概念殲星艦,18000艘行星級資源運輸船,12000艘恆星級能源採集探測船,500艘貔貅級生活補給艦。

聯盟預測空間站以藍星的能源建造完成最少還要需要20年時間,藍星守望者聯盟等不了那麼久,12億人員需要在10年內全部遷移到曙光空間站,於是聯盟高層動員曙光空間站所有人員,分批駕駛探測採集飛船前往附近星空收集能源材料,幫助空間站加快節奏,同時第一支黎明艦隊也將要進入行程。

目前的黎明星際艦隊基礎配置由一艘冠名級主旗艦加3艘神衛級空天母艦,28艘無畏級戰列艦,28艘神盾級護衛艦,12艘神策級戰略護衛艦,12艘錘頭級戰列巡洋艦,4艘狩獵級戰略巡洋艦,2艘上帝之矛級概念殲星艦,10艘貔貅級生活補給艦,上帝之矛殲星艦目前還缺少主武器暗物質泯滅炮,目前以等離子光束,伽瑪射線暴,電磁聚能炮代替,目前火力還做不到殲滅一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