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他大姑,你看,有個年輕小夥上手了!”

“他要幹嘛啊?他難道要做菜?”

“哪來的小年輕,這麼沒規矩,大師傅的東西能亂動嗎?”

“石頭,你快去喊你爸,讓他出來趕人!”

七大姑八大姨發現了廚房的狀況,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

一位十七八歲的小夥直衝衝的走過來,一副要打架的模樣,立刻被石建國攔了下來。

“小兔崽子,這麼沒禮貌,那是楚辭哥哥,過來幫忙的,又不是來搗亂的。”

小夥子“哦”了一聲,然後站在楚辭身後不走了。

是不是來搗亂的,我自己能看出來。

這個人就是老石家的二兒子,新郎石軍的弟弟,石頭。

石建國和三叔也站在楚辭身後,這兩人心裡也都沒有底。

三叔雖然對這個侄子有信心,但楚辭畢竟沒真的做過大席。

石建國的信任完全建立在三叔身上,當他看見三叔臉上同樣緊張的神情後,心裡涼了半截。

完了,自己被忽悠瘸了!

楚辭則深吸一口氣,將整個露天廚房的味道全部吸收。

雜而不亂。

接下來楚辭的視線在菜餚上掃過,每個原材料的新鮮程度都映入眼底。

現在才剛開始做,爆炒類的菜做的太早,味道就散了,放棄。

半成品,體現不出自己的實力,放棄。

接下來楚辭直接將目光放在了三道燉菜上。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東北人對燉菜的嚮往。

而且燉菜越燉越香,早做也不出問題。

那就選小雞燉蘑菇了!

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和其他地區的蘑菇燉雞不同,必須選用榛蘑來做,而且是水發的幹榛蘑,吃起來特別鮮!

發蘑菇的水也不能倒,把上層倒進鍋裡,鮮味更上一個臺階!

至於為什麼用上層水,那是因為下層水雜質太多,沙子石子之類的,就倒掉不用了。

楚辭先拿起菜刀,一股莫名的感受湧上心頭。

這柄菜刀就好像長在自己手上一般聽話,自己的手指也靈動異常,握起刀來輕鬆寫意,毫不費力。

楚辭拿起菜刀,唰唰唰的,將蘑菇從中間斬斷,雞肉都剁成塊。

接下來便是起鍋燒水,照例還是先給雞肉焯水,加入蔥姜料酒,水開之後撇去浮沫,盛出洗淨。

焯完水後,下面開始起鍋燒油。

廚房慣例,先炒糖色。

油溫五成熱,下入冰糖開始翻炒,此時可以用小火,熬到冰糖熔化冒大泡,這時放入雞塊,開始大火翻炒。

雞肉一接觸到冰糖油的時候,瞬色間就沾滿了醬紅色的冰糖,小顏色鋥光瓦亮,讓人食指大動。

楚辭揮舞著巨大的炒勺,看著雞塊在鍋裡翻飛,心中湧起莫名其妙的成就感。

不知何時,楚辭身後已經圍了一圈鄉親們。

“沒看出來啊,小夥子年紀輕輕的,做菜有一手啊!”

“這是有一手嗎?這是有好幾手啊!”

“這小糖色炒的,看著就好吃!”

“啊,聞到香味了!”

“哎呀,這小香味,撓一下就上來了!”

此時楚辭繼續翻炒,炒到雞肉肉質比較緊緻的時候,楚辭開始放香料。

燉肉這種硬菜,那八角、桂皮、香葉、蔥薑蒜,這些肯定適合。

然後在加入老抽醬油、五香粉和一點鹽巴,最後加入沒過雞塊的開水,大火開始燉。

大席菜,講究適合大眾口味,而且村裡來吃席的,老人和孩子居多,辣椒之類的不是必須的就不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