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明天牛雜店就要開業了,記得來吃呀。”

“對,吃大碗送小碗,小朋友還額外贈送一顆滷蛋。”

“你要是不方便過來的話,打個電話我們把牛雜送到你家裡來。”

......

經過三天的緊張奮戰,李傑的牛雜店終於要開業了,取名為——李記牛雜。

簡單,好記。

至於宣傳方面,李傑只是印了些傳單發放。

網路宣傳沒搞,一是自己這又不是什麼網紅店,開業了新界那邊的人也不會專程跑過來品嚐。

二是現在是香江八十年代尾期,網路連起步階段都不算,怎麼宣傳?

一切都是以品質說話,首先經營的還是街坊鄰居這一塊。

聚英堂不收保護費,還經常做義工,在街坊鄰居這邊的口碑還是非常好的。

知道李傑開了一家牛雜店,都表示會來品嚐。

開店少不了要搞活動,李傑來了一個吃大碗送小碗。

送劵,好讓對方下次再來。

做過餐飲的都知道,牛雜的利潤不比面和炒菜,能有三成就已經不錯了。

吃大碗送小碗,意味著李傑每賣一碗都是在賠錢。

好在李傑對自己的牛雜有信心,相信牛雜的品質可以拉人,做的是回頭客生意。

為了保證牛雜的味道和品質,進貨和煮牛雜的工作都是由李傑親自來做。

脾氣火爆的趙攀被李傑安排在後廚掌勺,總是掛著一張笑臉的孔建負責收銀,楊科和李峰則暫時負責跑堂。

創業前期為了節省成本,連個服務員也沒有招,所有活都是哥幾個自己幹。

辛苦是辛苦了點,可一旦幹出了點成績,還是非常滿足的。

“噼裡啪啦。”

選擇吉時放了一掛鞭就算是開業了。

“傑哥,有點奇怪呀。

昨天答應過來的叔伯們怎麼一個也沒有出現?”

趙攀抓了抓耳朵有點急地問。

楊科也皺著眉頭說:“沒錯,有便宜不佔,不像那些街坊鄰居的性格呀。”

“傑哥,不好了!”

出去打探訊息的孔建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喘著氣說,

“傑哥,我弄清楚為什麼沒人來了。

媽的!

昨天我們前腳去宣傳,後腳就有人挨個威脅,說誰要是敢來光顧我們店的話就把人家的腿給打折。”

“幹你孃的,這話是哪個混蛋說的, 我現在就去砍死他!”

趙攀吼叫道。

果然,和我猜的一樣,有人想要搞我或者說搞聚英堂。

連一家牛雜店都不放過,是不是有點太心急了?

李傑淡定地說:“這事是山貓乾的吧?”

孔建應道:“山貓沒有自己出面,可出面的全都是跟山貓的小弟。”

“幹他孃的,我現在就去剁了那隻貓!”

趙攀說著轉身就去廚房拿砍刀。

“攔著他。”

李傑向楊科吩咐一聲,然後就將目光投向門外,只見山貓帶著二十來個小弟笑呵呵地走了進來。

“傑哥,我老遠就聞到了牛雜的香味。

沒想到呀,五年不見,你在牢裡還學會了這種手藝。

佩服、佩服!”

“山貓,你想幹嘛?”

孔建和李峰將其攔下。

“幹嘛?

老大開業,我當然是來送賀禮和捧場的。

來,這是我的紅包。”

山貓說著從口袋裡掏出皺巴巴的信封拍在了李峰手裡。

六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