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諾希沉默了一會兒,也許是說了太多別人的疾苦,想要找人傾訴一下自己的苦悶。
也許是王凡剛才對小妍的舉動讓他認為王凡是個可以交心的人。
於是鄧諾希開始了自己的敘述。
原來鄧諾希生長在軍人之家,爺爺是老一輩革命者,他的父親是一位轉業軍人。
他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聽爺爺講述從前戰鬥的經歷。
就連他的名字諾希,也是父母希望他可以成長為一個遵守諾言,堅持不懈,充滿希望的人。
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的,他的理想,就是嚮往著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
他也不負父母對他的期盼,從小聰明伶俐,不管是學習還是身體素質,都是同年齡段裡的佼佼者。
所以,小時候,他一直是在一個溫馨,有愛,被周圍人崇拜追捧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這種幸福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
爭氣的鄧諾希,不僅考入了嚴格的中央軍事學院。
並且,在畢業時,獲得了全部學科第一的好成績。
畢業後,本來他是要被授予少尉軍銜,並且直接進入核心部隊進行重點培養。
但是,悲劇來臨了。
他的父母突遭車禍,命喪當場。
鄧諾希因為這個打擊,一夜白頭。
並且在醫院中檢查出來了腦部腫瘤。
遭遇人生重創的鄧諾希本來已經對生活完全絕望,甚至拒絕任何治療,準備就此追隨父母而去。
但是在他住院初期,同病房的一位15歲的男孩卻給了他生的希望。
那是一位叫張鵬飛的中學生。
他也是因為腦部發現腫瘤而入院治療。
但是與鄧諾希不同的是,他積極樂觀,不管遇到治療之中的任何困難都會咬牙堅挺過去。
一次深夜,鄧諾希躺在床上無法入睡,忽然聽到隔壁張鵬飛的床上傳來了“嗚嗚”的聲音。
鄧諾希自然而然的過去檢視,發現張鵬飛正躺在床上,蜷縮著身體,咬著被子,努力忍受著。
臉上滿是痛苦的神色。
原來是藥物的副作用襲來,讓張鵬飛痛苦不堪。
鄧諾希馬上按響呼叫鈴,醫護人員趕來,重新為張鵬飛注射了藥物,才緩解了他的痛苦。
待到醫護人員走後,鄧諾希坐在床邊問道:
“既然這麼痛苦,為什麼不叫醫生來幫助你?”
張鵬飛那張稚嫩卻倔強的臉上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有點幼稚的回答:
“希哥,我在書上看了太多,也聽了太多對抗病魔的故事。”
“我爸媽也天天在我耳邊嘮叨。”
“我覺得吃藥打針這些,都不算真正的對抗,我就是想知道,當病痛來襲的時候,我到底扛不扛得住。”
“我覺得那才是真正的與病魔對抗!”
鄧諾希無奈的教育道:
“你知不知道,我們吃藥、打針、動手術,就是在治療病症,你不用真的去親身感受那種痛苦。當你感到疼的時候,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
一種堅定和充滿希望的表情卻突然出現在張天鵬的臉上,他充滿愉悅的說:
“那還有什麼意思?我就是要靠自己的意志打敗它們。我的夢想可是要成為一名宇航員。”
“希哥,你知道嗎?要成為宇航員要進行超級嚴格的訓練,對運動和平衡性要求特別高。”
“我跟我爸去參觀過一次航天基地,親身體驗過那種訓練,當時我差點就吐了。”
張鵬飛摸著自己的後腦勺繼續說:
“我知道我腦子裡的瘤子長在靠近小腦的位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