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新學期就這樣開始了,這次同樣是吳彩花幫李靜芸跳級的。
坐在三年級的教室,李靜芸已經打算好了。
心想上學期她剛來沒適應新知識,這才導致進度慢。這學期她要利用好兩位老師這個大資源,期末時最少要把二年級下冊語文和三年級全冊語文數學的知識全部幹完。
有時間的話,再向老師借四年級上冊的書,數學在老師提點下學個基礎,寒假裡自行鞏固,語文留寒假自學就行。
至於交朋友?
李靜芸暫時沒想過。
她倒不是記仇,主要沒時間呀!
嗯——等她下學期跳到四年級,她就放鬆下來慢慢學,然後好好交幾個朋友。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大人們也不再認為李靜芸憨了,反而開始羨慕李靜芸的學習勁頭兒。
當然他們家裡的孩子就開始遭殃了,今天這家的被揍得哭,明天那家的被罵得哭。
李靜芸雖然被她弟普及過這個事兒,但她是不在意的。
她前幾天剛剛學完三年級上冊數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李靜芸對這種進度很不滿意。
這天放學回到家,李靜芸向吳彩花提出要求,“媽,咱倆把旁邊那個窯打掃了,以後俺住那裡。”
李靜芸家一共三個窯洞,平時一個住人,一個放糧食,剩下一個空著,家裡來客人的時候用。
李靜芸盯上那個空著的窯洞許久了。之前因為秋收,她沒好意思開口。
唉!主要是她爸媽每天累的飯一吃就去睡覺。就連碗筷的洗涮都派給了李靜芸,而照顧牲口的活兒分別派給她和李靜寧。
原來秋天的苜蓿漸漸老了,再加上吳彩花除了做飯也要收割莊稼了,也就不再砍了。
用牛的時候,吳彩花把牛拉到莊稼地,拔一些野草喂;不用牛的時候,她早上把牛往苜蓿地裡一拴,等李靜芸放學再幫著拉回來。
羊的話,李靜芸拉牛的時候背上一小背苜蓿,第二天前晌讓它們隨便吃點兒就夠了,後晌一放學,八歲的李靜寧就去把羊趕到溝裡的水草邊上,吃差不多再趕回來。
一家四口人都這麼忙,再加上晚上睡的早,李靜芸真正學習的時間就很少了。
好不容易秋收完了,村裡許多人也都知道李靜芸家有電視。
之前暑假因為她家住的偏,李三家的也被吳彩花收拾的消停了,李靜寧又口風緊,這才大家不曉得。
後來收割完莊稼,大家都閒下來了,也不知道誰說出去的,反正大家都曉得這事,串門的也就多了。
一到晚上七點半,家裡炕上地下坐了許多人,一直到九點多才走,李靜芸也煩的學不進去。
她看著那慢吞吞的學習進度,只能再次打這個主意。
吳彩花聽後,想了想,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也沒問李靜芸原因,直接同意了。
她也不要李靜芸打掃,只等第二天李靜芸放學回來,她媽就已經打掃好了,順帶把炕也燒上了。
還叮囑李靜芸晚幾天再住,不然潮溼地起疹子了。
李靜芸依言晚了三四天才住進去。
這天,李靜芸開開心心地把她的所有書全部搬進去,並讓她爸請人打了一個小書桌放在炕上。
從今天晚上開始,她就要晚上夜戰了。
李靜芸快快樂樂地熬了幾個夜晚,終於在某天晚上被吳彩花知道了。
吳彩花本來想閨女大了,該和她與鐵柱分開睡了,哪知道是為了學習,氣得只能每天晚上看李靜芸睡了她才睡。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靜芸為了學習每天和她媽打游擊戰,當然結果還是相當可喜的,她的學習進度快了不少,在第二次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