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朱元璋拿什麼和劉邦比? (第2/2頁)
大明:開局活埋朱元璋十四年 大夢道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是曹操誅滅袁二袁、呂布,收復張繡、張魯,韓遂,趕跑了馬超,才基本平定北方。
如果沒有曹操,還不知道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咱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卻不被天下人認可。
劉備一個販履織布席子的小兒,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招搖撞騙,其實就是自己要稱王。
雖然他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安邦,天下的人心卻在他這裡。
在亂世,人心背向就決定你能成就的高度。
有了這些人心,不管多少次打敗大耳賊,他能一次次站起來,最後還跑到四川去和我分庭抗禮。
非劉姓不得為王,因為這個執念,天下攻伐了多少年。害慘了我,也害慘了天下百姓。
那啥朱元璋不管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他都和劉邦根本就沒法比。”
“曹老闆說的太對了,朱元璋給劉邦提鞋都不陪,要和劉邦比,怎麼著也要曹老闆和他比。”
【豌豆,你在說什麼?】
【你把一個三分天下的君王和我大一統的皇帝比?】
“我們評價一個人不能僅僅是他多大的功勞,而是在風口浪尖上,作出正確的選擇。
嬴政那麼殘暴,還能被後人懷念,就是因為他能力排眾議,滅掉六國。不僅如此,他還統一了度量衡、文字,錢幣。
雖然有人說,這不是秦始皇的功績,他只是為了方便自己家的統治,不是為了日後民族的團結。
秦始皇真有那麼厲害,就不會二世而亡了。
可是,人都有私信,很少有人會大公無私。
我們評價歷史人物,就是要看他在風口浪尖上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在秦漢之初,六國紛紛揭竿而起,反對秦朝的統治。圍繞著繼續進行大一統,還是分封制產生大的分歧。
他們中的代表就是劉邦和項羽,是劉邦堅持用郡縣和分封制相結合的制度,維護了大一統的王朝。如果沒有劉邦,朱元璋的豐功偉績不知道在哪呢,更不要說和劉邦比了。”
劉邦雖然是歷史上第三個皇帝,也延續了秦始皇的事業,可是由於他流氓無賴的性格,以及司馬遷刻意的抹黑,所以人們對他的評價不高。
相反,朱元璋出身低,卻憑藉他鐵血的性格,贏了一波粉。
在人們印象中,那麼多皇帝朱元璋都是保五爭三的存在,劉邦卻排在十名之後。
這小小的銅豌豆,卻說朱元璋的功績比不上劉邦,士可忍孰不可忍?
【開創之君固然重要,可守城之君也很重要。
如果沒有朱元璋,從宋朝到民國,華夏大地就會出現出現將近六百年的斷層。那樣我們民族向心力就會大打折扣,更不要說華夏的偉大復興了?】
【朱元璋是比不上劉邦,元末群雄並起。很多人都在試圖反抗暴元的殘暴統治,即便沒有朱元璋,還有陳友諒、張士誠。】
【危言聳聽,秦始皇滅敵六國之後,天下一統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沒有劉邦,還有李邦,王邦。】
“瞧這網友說的,還天下一統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項羽不就是想要做西楚霸王,恢復齊桓、晉文故事嗎?
別說是項羽,就是韓信、彭越、英布,效忠劉邦,也是想要做一番諸侯。在劉邦被項羽打地找不到北地時候,他們也不願出手相助。還是張良提醒劉邦,陳述厲害,才劉邦才給他們土裂土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