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帶著他的軍隊,直接就把葉赫部的東、西兩城給攻破了。明軍駐在葉赫部的那2000人,他們可能還在想“我們會不會戰死?”結果呢,努爾哈赤根本不給他們機會,全部殺掉,一個都沒留。你想啊,連上遼陽報信的人都沒了,這可真叫一個“乾淨利落”。

再說葉赫部的那48個城寨,哪個敢反抗?反抗就屠殺,所以大家都學乖了,紛紛投降。努爾哈赤這個大佬,就把葉赫部的所有族人都編入他的戶籍,統一管理。那兩城沒戰死的少數居民,就被遷到建州的偏僻地方去住,還有兵監督哦,誰敢不軌,那就等著領便當吧!

努爾哈赤這一下子就把葉赫部給消滅了,女真人統一了。這個統一可真是來之不易啊,用了整整36年呢。努爾哈赤那個高興啊,回到赫圖阿拉以後,就開始論功行賞、大宴群臣。幾萬軍民都在那裡載歌載舞、歡慶勝利,赫圖阿拉城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努爾哈赤開始琢磨下一步的計劃。他心裡清楚,明軍在丟掉開原、鐵嶺之後,已經把遼東的經略楊鎬給撤了職,現在正在回京的路上。而新派來的熊廷弼雖然已經在去遼東的路上,但他還沒來得及顧及後金這邊。努爾哈赤覺得這是個機會,可以趁機再去招惹一下蒙古。

之前在進攻開原和鐵嶺的時候,蒙古的喀爾喀部落表現得實在是不咋地。他們就是一群有奶就是孃的傢伙。馬林薩爾滸大戰失敗後,他們就已經明白,他們可不是建州的對手。於是,他們把目標瞄準了蒙古的喀爾喀部,以允許他們隨便到開原、進入馬市交易為誘餌,跟介賽簽訂了一個所謂的“友好互助條約”。

按照這個條約,馬林和介賽約定,一旦發生戰事,就以烽火為訊號。屆時介賽會率領3萬蒙古兵前來增援開原,跟後金兵幹架。多虧我努爾哈赤半夜三更搞了個突襲,他們的計劃才沒有得逞。否則的話,後果可就真的不堪設想了。

努爾哈赤透過佔領開原、鐵嶺,尤其是搞定葉赫部,就像開啟了通往蒙古地域的大門,簡直就像走廊一樣敞亮。他打算利用漠南蒙古跟明廷的結盟矛盾,還有蒙古各部落之間的互相撕逼,打算用分化瓦解、武力征服、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

努爾哈赤認為,蒙古族跟女真族雖然語言上有點差異,但衣飾風習都差不多,大家都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就像是親兄弟一樣。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搞定明朝漢人的江山。而且蒙古人曾經統治漢人近百年,經驗豐富得很。

在明朝後期,蒙古已經形成了三大部分:漠西厄魯特蒙古、喀爾喀蒙古和漠南蒙古。漠南蒙古跟明朝漢族聚居地是鄰居,包括鄂爾多斯、土默特、喀爾沁、察哈爾、內喀爾喀、科爾沁等部落。漠南蒙古東西各部正好夾在明朝和後金之間,有的部落還跟建州女真接壤。所以建州女真跟他們早就有了經濟和政治上的往來。

努爾哈赤心裡琢磨著,蒙古族這幫兄弟經驗豐富,可以拉來當幫手。於是他就打算一邊搞分化瓦解,一邊武力征服,再來點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這麼一來,奪取明朝漢人江山就指日可待啦!

努爾哈赤想跟漠南蒙古搞好關係,於是就選了個突破口——科爾沁部。這科爾沁部位於嫩江流域,地盤可不小,東西相距870裡,南北長跨2100裡。他們的鄰居也都不是吃素的,有海西女真烏拉部、海西女真葉赫部、漠南蒙古扎魯特部、內喀爾喀部,還有東海女真索倫部。

這科爾沁部原來是元太祖的弟弟哈薩爾的後代,跟漠南蒙古察哈爾部一直不對付,矛盾重重。

早在明嘉靖年間,察哈爾部的首領別勒臺爾,聽說科爾沁部的首領鐵木庫泰爾有個妹妹叫娜喇尼,長得那叫一個美。於是他就派使者去科爾沁部,想把娜喇尼聘為妻子。

使者到了科爾沁部,跟鐵木庫泰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