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這邊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們用大炮猛轟城池,可惜那些守兵好像“隨缺隨補”,根本沒法過河。於是,在二十二日那天,福康安和海蘭察找了個偏僻小路,硬是越過了伯爾噶臧興的三座大山。他們攻下了堆,但那些守兵可不是吃素的,他們擋在河邊上,用槍炮狂轟亂炸,清軍根本沒法過河。
那天下著大雨,福康安和海蘭察一看這情況,心生一計,他們假裝撤兵,退到了叢林裡躲雨。等到了半夜,他們偷偷摸摸地渡河,一下子就摧毀了敵人五個堡壘,殺了三百多個守兵。他們趁勢直撲協布魯克瑪,和之前留下來駐守的兵力一起夾擊敵人。那些廓爾喀兵一看這架勢,嚇得趕緊撤退,木城和石卡都落入了清軍的手中。
清軍這邊也不含糊,他們分成了兩路進攻。海蘭察帶著一部分兵力從噶多繞到雅爾賽拉、博爾東拉那邊去,福康安則帶著主力部隊從噶多直撲東覺。臺斐英阿等將領帶著士兵們在作木古拉巴載山樑跟敵人打得難解難分。那路可是“林深箐密,路徑險峻”,東覺嶺的兩邊更是壁立千仞,中間還隔著一條橫河,河水又深又急。官兵們只能沿著山路小心翼翼地走,這危險程度簡直跟之前熱索橋那一仗差不多。“士兵們的鞋子都走爛了,只能光著腳在石子上走,到處都是尖利的石頭,扎得他們傷痕累累。再加上那些可惡的螞蟥,叮得他們腳腫爛了。”福康安和海蘭察帶著這些勇士們艱苦行軍,奮勇衝殺,設計出各種突襲戰術,結果屢戰屢勝。成德一路的軍隊也連戰連勝,最後抵達了利底。其他幾路軍隊也陸續趕到利底會師。
經過一番激戰,清軍先後攻克了束覺嶺、雅爾賽拉、博爾東拉、雍鴉、噶勒拉、堆補木等處廓爾喀的碉卡木城,殺敵四千人,深入廓爾喀境內七百餘里。這可真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啊!
到了七月初,福康安和海蘭察率領大軍進攻甲爾古拉、集木集等地,距離廓爾喀都城陽布只有幾十里路了。這時候,戰局突然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廓爾喀來說,打了兩個月惡戰,傷亡很大,失地七百里,眼看著清軍就要圍困都城了,這可是國之存亡的關鍵時刻啊!所以他們決定死守陣地,誓與陣地共存亡。而清軍這邊雖然一路攻城拔寨、屢敗敵兵,但將士們也死傷不少。加上千裡行軍、人疲馬乏、糧草彈藥供應不足等因素影響,此時全軍只有五千戰士了。面對決心死戰的廓爾喀大軍,以少敵眾、未必能操勝算。
然而這時候福康安卻因為連連獲勝而驕傲自滿了,沒能冷靜分析形勢不利的一面和己方的弱點。他沒有采取妥當對策,反而認為“勢如破竹”,很快就能勝利了。
福康安這回可是遇到了硬骨頭!他一方面命令侍衛阿滿泰和額勒登保等人渡河猛攻甲爾古拉,一方面親自率領大軍進攻集古集。那甲爾古拉的廓爾喀兵可不是吃素的,他們佔據了有利地形,列了長長的好幾裡木柵,還奮勇抵抗呢!可憐的阿滿泰在爭橋的時候中了一槍,結果掉水裡淹死了。額勒登保他們可不想讓戰友白白犧牲,他們拼死進攻,硬是渡過了河,把守軍給擊敗了。他們一路狂奔,衝上了甲爾古拉山,跟大軍合攻集木集。
那些廓爾喀兵可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佔據了高地,“守禦得特別牢固”。海蘭察一看這情況,就想在河邊上紮營,結果福康安不同意,非要冒著大雨上山仰攻。這一路可真是鬥智鬥勇啊,爬了二十多里山路,“到了最陡峭的地方”,那些廓爾喀兵居高臨下,瘋狂地扔木石,還有三路援軍從河對面、山那邊殺了過來,“真是拼死一搏啊”!清兵們這邊也是“邊打邊退”,福康安親自督戰,臺斐英阿、張芝元、德楞泰這些猛將“來來回回地奮力衝鋒”,海蘭察在河對面接應,額勒登保守著橋拼死抵抗。就這樣激戰了整整兩日一夜,廓爾喀兵才終於退了。
這一仗可真夠勁兒,清軍攻下了兩座大山、四座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