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自然知道周海沒有說真話,參湯續命不過是延緩數日罷了,看皇上現在的模樣,只怕是華佗再世,也是藥石無救了。
躺在床上的軒轅劍,似是察覺到龍榻邊有異動,緩緩地睜開眼睛,當看到是太后娘娘坐在跟前,黑眸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厭惡。
可惜,他身患風癱之症,口不能言,手不能動,跟市井案板上的魚肉一般,任人處置。
魚肉是死的,可他還活生生的,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哀家真是錯看了太子殿下,以為他著急登上皇位,勢必對你這個父皇敷衍了事,不曾想他大開府庫,上好的滋補藥材蒐羅來給皇上續命,還真是當之無愧的孝子!\"
太后嘲諷一笑,端過一旁案几上的瓷碗,瓷碗裡盛滿了濃郁的參湯,只是放置久了,早已經涼透了。
她執起湯羹,一口一口的給皇上餵食參湯,龍榻上的軒轅劍緊閉口齒,冰冷的參湯順著嘴角流淌到脖頸處,浸溼了黃色的裡衣。
風癱之人最是受不住寒意,脖頸處一片冰冷,更是讓軒轅劍難以忍受,喉嚨深處嗬嗬聲掙扎起來。
\"哀家聽聞,你已經時日無多了!臨終之際,總還是有幾句體已的話要與你說上一說!\"
她養尊處優的手裡握著一方絲帕,輕柔的替皇上擦拭唇角的水漬,看著他這般無能為力的模樣,心裡有再多的恨意,此時也痛快了幾分!
\"你寵愛了皓辰多年,無非就是以為他是徐嬌娘的孩子,可你不知道,徐嬌娘誕下嬰孩之時,也是哀家的瑞福在城外驛站難產的時刻!\"
躺在龍榻上的軒轅劍原本漠不關心的聽著,可慢慢的,他聽出了一絲不對,猛的睜大了黑眸,眸光透著一股撕裂的狠意。
\"哀家當年是奉了先帝的旨意,出宮處置徐嬌娘,先帝仁慈,你又是當朝太子,斷不會讓你因為徐嬌娘一事毀了東宮的名譽!\"
太后雙眸中浮現一片淚光,思憶又回到當年,她奉旨出宮處置徐嬌娘一事只是個託詞,事實上,出宮的軟轎在宮門處就換了馬車,馬車一路飛奔出城,趕往郊外驛站,只因有留守在驛站的侍女來報,瑞福公主難產,只怕是救不回來了!
憑什麼東宮太子就可以這般肆無忌憚的養著宮外私生子,而她的瑞福,還只是一個年方二十的妙齡公主,為了家國,她辭別父皇母妃,遠赴匈奴和親!而匈奴政變,朝廷卻不施以援手,就連口口聲聲疼她愛她的父皇和太子哥哥,也不支援出兵援助!
她孤身一人藏匿在簡陋冰冷的驛站之中,身邊既無父兄,又無丈夫,拼死誕下孩子之後,終於是氣絕身亡!
她那時候就已經預料到,東宮之人必定會留有後手,瑞福誕下的孩兒,被她放置在徐嬌娘府邸之中,兩個孩子掉包了!至於徐嬌娘,被她一碗毒酒賜死,她也要讓東宮太子嘗一嘗,心愛之人生死相隔的滋味。
後來,果然如她所料,太子太傅多方奔走,不顧施家百年名譽,從府邸外抱養了一名男嬰,替皇上養育著宮外的私生子,多年來相安無事,那個男嬰,就是今日的施皓辰。
太后泛著紅的雙眸緩緩地流著淚珠,這些年來,她冷眼的看著皇上對皓辰的寵愛,卻礙於要保守當年的秘密,不敢對皓辰親近半分,每每見到,對她來說無疑是心頭凌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