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殿內,正大光明牌匾之下,金光閃爍的龍椅在日光的輝映下發出晦澀的暗光,龍案兩側分別站著禮部侍郎和內務府總管,滿殿的文武大臣皆縞素加身,分列兩排,低頭小聲的交談議論著。
唯獨站在百官之首,久違的在朝堂上露面的老王爺,一身孝服攏著手臂站在龍案下,低頭不語。
在他的身後,遊走於朝臣之間左右逢源的當朝國舅爺,面含笑意的低聲與身側計程車大夫說著些什麼,黑眸卻有意無意的掃向身後的正殿大門,彷彿在等待著某人的到來。
皇上新喪,尚未迎入陵寢之中,太子殿下近來一直是暫代監國之責,勞心勞力,可謂是眾臣典範!只待禮部問天擇日,登基為帝指日可待!
可今早壽康宮太后娘娘口諭,召集朝廷眾大臣聚集在此處,只怕是另有一場風波!
眾大臣正暗中猜測,冷不防殿門口太監高聲通傳,\"太子殿下,太后娘娘駕到!\"
一身孝服麻衣的軒轅宇,長身玉立,他跨進殿門,站在殿門口接受百官朝拜,望著身前跪倒一大片的文武官員,冷峻的面容看不出喜怒,只是當百官抬頭看到一身絳紫色朝服的太后娘娘,心裡瞬間就像炸開鍋一樣!
皇上駕崩,舉朝上下皆要服喪百日,雖說壽康宮太后德高望重,乃是先帝生前最受寵的皇貴妃,可怎麼能在服喪期間穿著如此豔麗?
站在龍案之下的老王爺見了,也是皺了皺眉頭,目光閃過一絲不悅,太后此舉是有欠穩妥!
龍案兩側的禮部侍郎與內務府總管對視一眼,皆犯了難,這太后召集眾臣殿內議事,可這龍椅下首的位置只有一個,有人坐著,那另一個人勢必就要站著!
軒轅宇側過了身子,躬身請了太后娘娘上座,待太監攙扶著太后娘娘上了龍階,他也緩步朝著龍案之下走去。
\"八王叔,您老人家長年腿骨不好,還是起來吧!\"
軒轅宇有力的大掌穩穩的握住老王爺的手臂,將他整個人扶了起來。
\"有勞太子殿下關心,老臣深沐皇恩!\"
太后黑眸冷眼的看著,莊嚴的面容緩緩地笑了。
\"老王爺年事已高,來人,給老王爺賜座!\"
不一會,就有兩個太監抬著軟椅上了殿內,恭順的搬到老王爺身前,老王爺卻之不恭,只好在眾大臣的注視下緩緩坐下。
\"老臣深山修道,久未過問朝中之事,如今皇兄新喪,不知太后娘娘今日召集眾大臣,是所議何事?\"
太后娘娘手裡的絲帕輕輕的拭過眼角,眼眸中流露出一抹哀慟。
\"哀家久居後宮,向來是不過問朝政之事,只是如今皇上仙逝,哀家日前又獲聞一事,事關太子殿下,這才不得不將老王爺請出深山,召集眾大臣商議一番。\"
太后娘娘一番話,引得眾大臣皆看向太子殿下,大臣們又是一番議論紛紛。
國舅爺聽著身旁大臣們的議論,高深莫測的笑了,他站了出來,朝著上座的太后躬身請安。
\"今日大臣們都在,太后娘娘不妨安心說出來!\"
國舅爺一番話意有所指,他眼睛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軒轅宇,倒是像跟眾大臣訴說太子殿下暗中阻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