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廳局的一把手,對工作這麼不熟悉,真不知道他成天在幹嘛,王鴻濤嚴重不滿,厲聲呵斥:“高行同志,領導幹部,幹是當頭,當官就要擔當、當官就要盡責,如果只想當官不想幹事,那就沒有資格當領導。你這樣庸懶無為、效率低下,完全是藐視本職工作,是對全省教育事業的不負責!

我現在正式通知你,省紀委要派駐工作組,進駐教育廳,堅決以壯士斷腕、猛藥去痾的決心和勇氣,向‘不擔當不作為’宣戰,深挖問題根源、高懸問責利劍,樹立反面典型、推動能上能下,進一步提振教育戰線幹部隊伍精氣神,激發拼搏爭先的幹事創業熱情,讓敢擔當有作為在教育系統蔚然成風,為全省教育高質量發展建獻力量!不拿下幾個人,我看有些人會無動於衷!”

高行本來就是那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官員,一生謹慎小心,就怕翻船,沒想到省委書記要整頓教育系統了,而且完全有可能拿自己開刀,馬上就被嚇傻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解釋,說自己為南嶺教育事業奉獻了40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年紀大了確實記憶力不好,以後一定努力改正,端正工作態度,請求書記原諒。

對待這種老同志,王鴻濤也不能太過分,又沒有人家貪腐的證據,尊老愛幼還是要講的,於是便說:“高行同志,領導幹部不擔當不作為就如同‘瘟疫’一般,會形成蔓延之勢,侵襲整個系統幹部隊伍。如果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不擔當不作為,那麼分管領導也就會沒有幹事的動力,而普通幹部更是不敢幹事。

教育的方針政策需要廣大幹部去落實和完成,如果沒有整個幹部隊伍群體的主動作為,那麼國家繪就的美好藍圖就無法變成現實。我們一直再講,要暢通幹部‘能上能下’的渠道,讓更多敢於擔當的幹部脫穎而出,打造敢於擔當作為的幹部隊伍。年紀大了是時候享享清福了!”

王鴻濤覺得說的夠清楚了,如果高行識相,暫時不會動他。

見到王鴻濤語氣好了,高行又覺得自己行了,開始表態:“是呀,書記,再有一年多一點就能退休了,回去後我一定痛定思痛,努力提高,站好最後一班崗!”

這個老頑固!王鴻濤無奈,繼續點到:“高行同志,教育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必須得有年富力強的同志去主動作為,我看你這精神狀態、身體狀態也不是很好,我覺得還是去清閒一些的崗位等待退休比較好。”

高行只是生性懦弱,不是傻,如何聽不出王鴻濤的弦外之音?剛才也是做最後的堅持,見書記態度依然不改,心中嘆了口氣,硬頂絕對不是明智之舉,也罷!

“哎,我確實精力不足以支撐繁重的工作量,思想也跟不上現在的要求,我願意請辭!書記,我有兩個小小的要求,請組織酌情考慮。”

王鴻濤點了點頭說:“你說,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組織會認真考慮。”

“書記,我為教育事業奉獻了一生,臨了能不能給個6級的待遇?還有,我兒子在雲霧市下面的縣擔任副縣長,我們老兩口就這一個孩子,如果能調回來重用一下,我們生活上也能有個依靠,畢竟年齡大了,很多事情不方便。請書記放心,我兒子比我強,有學歷、有能力,在縣裡風評很不錯。”

王鴻濤沒有拒絕,把高行的事情寫在小本本上,打算調查核實一下,如果真如他所言,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便說:“我記下了,組織部會進行考察。”

“感謝書記,兒子的問題解決了,這輩子我就沒有遺憾了!書記您忙,我去組織部!”

高行出去的時候,步子走的很慢,低頭彎腰,精氣神彷彿被抽空。

王鴻濤看著有些不忍,但能不能不斷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領導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興衰存亡,優勝劣汰、更新換代是自然規律,肯定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