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市委書記免職的檔案很快下發,但是讓馬洋失望的是,上級竟然指定市委副書記主持工作,雖然副書記大機率不會一步到位,但為啥不是我主持市委工作?難道情況有變?自己沒戲?

大好機會放在眼前,豈能錯過?馬洋想到了屢試不爽的招數,拿錢砸!

傳說中王鴻濤不收錢,馬洋嗤之以鼻,那是沒找到合適的中間人。只要能拿的安穩、保險,打死他都不信,世上還有把錢拒之門外的人?

不過,再想想,馬洋也放棄了,能牽線搭橋的人有,比如陳德明、陳家忠他們,如果能請得起,還不如直接找他們辦事算了。哎,不是我捨不得錢,是你層次太高,高攀不起呀!

怎麼辦呢?馬洋苦思冥想,但好像沒有一條路能行得通,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和市委書記的寶座擦肩而過?

而在對面市委樓的副書記譚坤剛“品嚐”了“一把手”的滋味,就徹底迷戀上這個味道,太酸爽了!好像坐一輩子不下來!

譚坤也在思考,為什麼讓我主持市委工作?難道是金子遲早會發光?王書記是我的伯樂?不行,得馬上去彙報工作,人家給臉了,必須得兜著,生命在於運動,關係在於走動,多彙報幾次工作,說不定就把這個寶座給坐實了。就算退而求其次,市長的位置也很香!

於是,馬洋前腳剛走,譚坤緊隨其後去了省城。

常務副市長也蠢蠢欲動,這幾年用人導向轉變,想上市長還得在副書記的位置上走一遭,機會就在眼前,錯過就是犯罪!

於是常務副市長也去了省城,接著幾個想如常的副市長、宣傳、統戰、組織等領導,一個個藉口去省裡協調工作都走了,諾大個雲霧市待在市委大院裡最大的領導是人大、政協領導和市委副秘書長。

這種情況不足為奇,每次人事調整前都得來這麼一回,人心浮動,搞工作都心不在焉。

王鴻濤在辦公室掰著手指數了數,自己、秘書長羅梁、組織部長言靖宇、紀委書記郭大進、副書記王景宸,五個人,重量夠,數量不足。

而省政府那邊三個常委,加上統戰、宣傳、政法、省會書記共七個人,數量上佔據了優勢。

就算王鴻濤來南嶺是降維打擊,但也要遵循組織原則,常委會的決議得過半才能實行。

省委書記還有一票否決權,但那個權力基本上就是個擺設,真動用了說明你掌控力不足,還霸道專行。再說,堂堂南嶺省委書記,掌控不了常委會,說出去多丟人,尤其是政法、宣傳、統戰這些黨委部門不聽招呼,那就更丟人。

所以,迫在眉睫的事是拿下統戰部長陳欹,換上志同道合的同志,就能六比六打平,到時候省委書記的優勢就能體現。至於軍區司令胡海兵,不在王鴻濤考慮範圍,暫時也不會去團結,避嫌二字足夠。沒有經得允許,誰碰誰死,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

11月底,王鴻濤返京參加開會,關於重要人事議題,這是王鴻濤第一次參與重大事項決議工作,履行發言權、表決權。

回京第一件事,王鴻濤便約見了外交部副部長常達,也算是老相識,在滇有過多次合作。

這個時候能見到王鴻濤,常達非常高興,部裡這段時間氣氛很緊張,幾個副部長都盯著那個位置,相對而言常達的支援力不高。

見面後,王鴻濤直接丟擲橄欖枝,開誠佈公的表示看好常達,並會積極為他爭取。

這讓常達異常的興奮,又無以為報。

晚上8點,王鴻濤前往領導家中,就南嶺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詳細的彙報,受到了認可,鼓勵王鴻濤再接再厲。

談完工作後,王鴻濤第一次鄭重其事的向組織推薦重要崗位領導,而且態度異常的堅定,甚至受到了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