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果兒下獄的日子裡,時間很快便過去了兩日。
大理寺負責審理的人是大理寺少卿曲正陽(正四品),相比起老道的大理寺正卿元豐(正三品),還是嫩了點。
想起那日元豐的話,曲正陽便有了三分無奈。
“老夫近日受了風寒,受不了牢獄的溼苦,有賴曲少卿主理此案,還大唐律法一個公道!”
曲正陽走進地牢,眼前卻泛起那張紅潤的臉頰。
幫著開門的小吏似乎聽見這位少卿在說著什麼。
等湊近了,卻是一句他怎麼也理解不了的話。
“你受了風寒!你全家都受了風寒。”
李果兒跟曲正陽第一次見面不是很愉快,不過曲正陽給他的感覺跟方金玉很像。
兩人都有一致的工作作風,看似迂腐,實則胸有溝壑,事無鉅細,能將現場情況推斷的七七八八。
曲正陽得到的是一個令他無比牙酸的結果。
李果兒是真的犯了事!
相比於曲正陽的牙疼,李果兒抬起了頭,看著這個青年人問道:“問了這麼久,也不知道你姓甚名誰。”
曲正陽略顯怪異的看了李果兒一眼,卻是問道:“我看你也不是一個沒腦子的莽夫,為何要在城樓口逞兇?”
李果兒靠在牆角,身上已經有了些餿味,鼻息間不是通暢,看著有些萎靡,可一雙眸子是精神奕奕。
“有人不想我們順利進城,那人是那些人推出來的替死鬼。”
“如果那天我任由他們拿下,那結果是什麼?他們只會欺我,辱我,甚至還會貶低我。”
“我和長安的良家子不同,從小長在胡人的刀下,我們頂著大唐的旗幟跟胡人作戰。”
“這區區長安的看門口,焉敢朝我齜牙?”
在暗中,似乎有人離開了。
曲正陽知道,李果兒也知道,他們的對話將會被傳到外面那些人的耳朵裡。
曲正陽正值壯年,常年讀書悟道,身上自有一股書卷氣息,加上還算俊朗的面孔,倒也算得上陌上公子。
“本官曲正陽,你的案子會栽在我手裡。”曲正陽說道。
潛臺詞:你已經犯了死罪,我會秉公辦理,就算你有功勞,如何逃得出這大唐律法?
李果兒淺笑一聲:“鄉野長大的孩子,如何比得上袞袞諸公?”
潛臺詞:我在前面殺敵,他們焉敢在背後殺我?
曲正陽嘆息一聲,漫步出了天牢。
隨著大門關上,這裡重新成了黑暗之地。
李果兒和其他的犯人不同,他脫了衣衫,露出一身的傷痕,在地上艱難做起運動。
經過的小吏看著這副樣子搖搖頭:“又是一個傻的。”
曲正陽是個能臣,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處理事情很是果斷。
在有了李果兒的口供之後,便開始陸續找了人證。
當天的行兇場面,眾人是見的一清二楚,不過在問道是誰先動手的方面,一些普通民眾倒是回答不上來。
那些大頭兵卻一個個擠破頭般的指證李果兒。
這做不得數!
案件審理到了此時,曲正陽又受到天子的宣召。
李適站在高臺上對曲正陽一番勉勵,大概便是愛卿勤勤懇懇,做事嚴謹云云……
曲正陽暈乎乎的,直到天子主動提到了李果兒的案子。
他才明白天子的意思!總結起來就是:保下李果兒。
剛出了皇宮,東宮又召見。
太子李誦正在看書,見到曲正陽來了,便是放下書拉著他坐下:“正陽來了,孤可是翹首以盼啊。”
曲正陽笑道:“太子折煞下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