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排隊的人那麼多,我有點迷糊,這樣看下去什麼時候能鑑定完啊,我回身跟小宇說:“小宇,差不多了,這麼多人,大家都看不過來了,你別讓再來人了,推到下個星期日吧。”

“人家都來了,給看了吧,晚上咱們商量下,看看怎麼做。”

“行吧,你去忙吧。”

回頭一看,人家已經把銀錠放在桌子上了,拿起來看了一眼:“明代的銀錠,沒問題。”

“上面的字是什麼意思啊?”

上面的寫的是銀作局,花銀伍拾兩:“銀作局是明代內府最重要的金銀器製作機構,負責銷鑄皇室用銀,銀作局除製作金銀錢,金銀鐸針,金銀豆葉等器飾外,還因祖宗舊制,兼造金銀錠,主要供內廷自用或欽賞。”

“值多錢?”

“你去對面的房間,那面負責估價。”

“好的,謝謝。”

那時候的銀錠不值錢,也就四萬塊錢左右,還沒有人願意買,現在值錢了,一個銀錠幾十萬。

最近幾年,我看到很多物件,在我們那個年代很便宜,幾千塊錢的東西,現在都幾十萬,當初幾十萬的東西,現在都是過百萬了,現在回想起來,鋪子那麼的瓷器,都留下不賣,現在賣妥妥的身價上億了。

“麻煩你給看看,是不是真的。”

女人把一件青花書匣形蓋盒放在桌子上,我把上下分開放,拿起來看,盒子成長方形,狀似書匣,蓋面寫“詩經之卷”,錦紋地子,匣內繪青花山水圖,底書“嘉慶年制”四字楷書款。

這裡要告訴大家,在看瓷器的時候,只要是分離的物件,一定不要一起拿起來看,一定要把物件分開看,不要舉高看,平放在桌子上,我們那時候開鋪子,都是把蓋和身分開放,就怕遇見不懂的,拿起來看,萬一沒注意蓋子掉地上了,這東西就不值錢了,現在我看很多古董鋪子,都放在一起,很多不懂的,拿起來蓋子就掉了,沒幾萬塊錢走不了。

“這個是嘉慶的沒問題。”

“能賣多少錢?”

“哪裡來的?”

“我父親給我的。”

“你要是賣,給你八萬塊錢。”

“能不能再漲點?”

“你稍等下。”

“小宇,你來一趟。”

小宇走過來:“怎麼了花姐?”

“這位美女想把這匣形蓋盒賣了,你跟她說吧。”

這東西真的不錯,市場價也不便宜,雖然有修,影響不了多少,小宇喜歡,那就留著玩吧,小宇帶著女人走了,回過頭:“你好幫忙看看這個碗。”

嚇了我一跳,宣德的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盌,我仔細看了一會:“這東西是新的。”

“你說是假的?怎麼看出來的?”

“這個大盌太重了,應該是胎沒做好,官窯碗不會這麼重,這麼大的盌都是官窯,宣德官窯都會用蘇麻離青料,你這個不是,顏色也不對,真的顏色要比你這個淺,更藍一些,還有這個款,寫的比較笨拙。”

“我問很多鋪子了,都說不錯,怎麼到你這裡是仿的了?”

“他們說不錯,也沒說真的啊,你問問他們收不收,這個碗要是真的,你知道值多少錢嗎?最低也要五百萬以上。”

“我這個是家傳的,不可能是假的,你是不是不會看啊?”

“你家傳的,也不能說明是真的啊?”

“在我們家就十幾年了。”

“幾十年不是古董,你要是不相信,就去賣給說不錯的人,或者你去對方的房間,都是潘家園鋪子的老闆,你看看他們收不收。”

男人把東西裝上了,一邊裝,一邊說我不專業,我也沒搭理他,不願意廢口舌:“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