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曹哥 (第2/2頁)
鑑寶:我開古董鋪子的那些年 楊昕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斜肩微折,腹部自肩至足漸斂,矮圈足,底白釉,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這個尊滿繪青花紋飾,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瓶口外沿飾勾蓮如意雲紋,頸部飾蕉葉紋,頸下飾海濤紋,肩,頸間飾纏枝蓮紋,折肩處飾如意雲紋,脛部飾蓮瓣紋,通體共有八層紋飾,青花色澤純正,釉面細膩,構圖精緻,器形別緻,是宮廷陳設品。
“花姐,這個東西不錯啊。”
“當然了,乾隆的青花纏枝蓮紋盤口尊,市場價在三百萬左右。”
“擺放這些瓷器是準備賣,還是讓咱們看看啊?”
“我感覺就是讓咱們看看,用這些瓷器跟咱們合作。”
“這是用這些東西釣咱們啊。”
“合作嗎,當然要拿出誠意了。”
我跟鬍子繼續看,東西真的都不錯,都是世面上不常見的東西,價格都不低:“花姐,看看這個。”
這是一件青花聖主得賢臣頌筆筒,筆筒直筒形身,平底,底微內凹,底心有一圓形臍,胎壁較厚,規整渾厚,內外均施透明釉,底臍外一週無釉,臍內有釉並書三行六字“大明成化年制”楷書款,疏朗有致,外壁書整篇青花題文,為西漢王褒應漢宣帝之詔所撰長篇文章《聖主得賢臣頌》,字型秀逸,筆法精勁,落楷書款“攻玉子書”與“攻玉子”青花印章款。
“攻玉子”見於康熙朝瓷器文獻,應是一代書法名家,康熙一朝大興文治,打破滿漢之分,彌合民族裂痕,特興“博學鴻詞科”,四方收羅人才為君王所用,康熙在其《制硯說》寫道:“朕御極以來,恆念山林蔽澤,必有隱伏沉淪之士,屢詔徵求,多方甄錄,用期野無遺佚,庶愜愛育人才之意。”也體現聖主對賢臣的渴求,《聖主得賢臣頌》恰從這種君臣關係入手,鼓舞士人實現青雲之志,報效君國。
詩文題記出現於瓷器之上,當推唐代長沙窯瓷器,宋代磁州窯得以發展,至明清時期景德鎮青花瓷器之上較為多見,而長篇的詩文題記則出現於清代康熙時期,主要有《出師表》,《後出師表》,《赤壁賦》,《後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等,此筆筒造型,這是一件風格獨具的康熙瓷器特徵。
“這個也不便宜。”
“這些東西都是在外國拍賣回來的?還是在國外淘回來的?”
“鬍子你別亂想了,一會曹哥應該會告訴咱們。”
“也是,想必前面的人都看過了,花姐,你自已待一會,我去打聽打聽,看看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