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走到輿圖前,伸出手指,分別指向南安朝和北安朝,

“你們看,南安朝的氣候相對溫暖,陽光充足,雨水充沛,這樣的環境非常適合稻米的生長。

而北安朝則相反,氣候較為乾燥,更適合旱糧的種植。”

他頓了下,轉頭看著楚、劉,聲音洪亮而自信:

“我們提高稻米、旱糧的採購價格,民間就會有大量商人從南安朝購買稻米,從北安朝採購旱糧,帶回來賣給官府。

我們再建立起一座座龐大的糧倉,將這些糧食儲備起來。”

楚紹異常激動,“好!我們銷售鹽鐵所賺取的財富足夠買稻米、旱糧了。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解決國內糧食供應的問題,還能透過儲備糧食來應對可能出現的災荒或戰爭等情況,確保國家的穩定和安全。”

說完話,楚紹忍不住笑了,周、劉也笑,三人一起大笑。

笑聲一停,周山語氣平靜,“就這麼定吧,整理一下”

楚紹當即擺好紙筆,準備記錄。

周山聲音洪亮:

第一,規定所有經過官府備案的質庫才為合法質庫,所有質庫持證經營,最高年利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六,也就是滿百抽六。

第二,對於之前逼死借款人的質庫一律吊銷資格,永遠不準經營質庫,直接參與的人員捉拿歸案,交刑部審訊、定罪。

第三,各級官府登記借款人實際借款金額、從事的行業,確實因種植農田需要、經商需要的,由當地青苗所低息借款給他,還清質庫的錢。

第四,放開鹽、鐵銷售,任何人均可自由購買、銷售鹽鐵。

第五,放開狼谷關,長州城門等各處關卡,不再檢查貨物品種,歡迎各地商人來我朝經商。

同時,鼓勵我朝商人走出去,經商、做生意。

第六,提高稻米、旱糧等價格,保證農民收入。

楚紹寫完,周山看了下,簽下大名,“好,按此擬旨,送呈皇上預覽,蓋玉璽向外發出,並向民間宣讀、解釋。”

“微臣遵命”,楚紹答應一聲,又問:“那個陽泉城的富豐行賈虎一幫人如何處置?”

周山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搗毀富豐行,參照第二條處置”

劉子超長期生活在基層,比楚紹更加了解老百姓的疾苦。

深知太子這一系列的決定,將會極大地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國家也會走向富強。

他激動地搓著手,喃喃自語:“太好了,太好了。”

楚紹讚歎:“太子這一招實在是高啊!

如此一來,南安朝和北安朝的朝廷賦稅收入肯定會大幅減少,用不了三年時間,恐怕就會出現饑荒,甚至會發生民變。

到那時,他們的局勢必然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劉子超是情報總頭子,對各國的局勢可謂是瞭如指掌,感慨地說:“是啊,太子的這一策略真是絕妙!

事實上,以我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在太子的英明指揮下,完全有能力現在就對南安朝和北安朝發動武力進攻。

當然,我們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更加穩妥。

在民政方面,實施太子所制定的放開鹽鐵管制、大量收購糧食等措施;在軍事上,直接出兵攻打。”

周山站在輿圖前,聲音平和,卻蘊含著一種堅定的決心。

“南安朝、北安朝和北胡不同,這兩個地方與我們本就是一家人,那裡的民眾都是我們的血肉同胞。”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兩處片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接著,周山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必須統一南安朝、北安朝,這是我們的責任。”

他目